7月31日下午,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省委重大政策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及重要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对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进行了评议。
“满意38票,基本满意24票,不满意0票。”“满意38票,基本满意20票,不满意4票。”……这标志着从今年2月开始,持续半年之久的省人大常委会“两问四评”工作告一段落。
什么是“两问四评”?就是对省委重大政策相关财政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两问”:围绕资金落实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四评”则是分别选择资金量最大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开放型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资金使用绩效开展财政评价、审计评审、三方评估和人大评议“四评”。
资金落实好不好?由省人大常委会设计问卷,各省直相关单位对照问卷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省委重大政策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其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政策财政资金落实主要涉及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政策财政资金落实主要涉及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介绍,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收回有效问卷7891份,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方面收回有效问卷8289份,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群众满意度方面,分别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设计问卷,委托市(州)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省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和在湖南人大网上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市县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主要采取座谈访谈、随机发放等方式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不少于50份;省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深入省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所、园区、自贸区,采取座谈访谈、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不少于3000份。
“四评”中,财政评价,侧重对2个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益的评价,包括管理使用的规范性、目标实现程度等。审计评审,侧重对2个专项资金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评审,对资金的安全性、合规合法性、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及实现程度、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作出公正公平的审计评审。三方评估,侧重对2个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人大评议,则是侧重对省委重大政策资金落实和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综合情况的评议。
在经过半年的“两问四评”工作结束后,报告显示,总体而言,群众对省委“两重”资金的落实情况总体满意。不过,满意度之外,此次“两问两评”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贯彻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够全面、资金分配管理不够科学严谨、政策执行和资金配合协调力不够、资金效益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周湘表示,要避免资金撒胡椒面,应把资金放在核心项目和关键领域上,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两重”资金的使用方向要有战略眼光,听取专家意见,科学论证。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欧阳艳建议,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由投“重点焦点”向更加注重投“痛点堵点”转变,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攻难关,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
用“两问四评”形式监督“两重资金”,是省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财政监督的重要举措。审议会上,有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这是人大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一个的重要举措,为实现我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