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平津战役发起7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平津战役发起76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循役问今 红色答卷”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天津)活动暨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2024年年会。
本次活动分为“循役问津”和“循役问今”两大篇章,利用融媒体渠道与多种艺术综合表现方法,深度挖掘平津战役所体现出的精神伟力循胜利之“源”、循信念之“魂”、问发展之“势”;同时,活动聚焦于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将吸纳新成员加入,开启“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新篇章。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指出:“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姚剑波表示,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动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联盟和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建设发展,切实把红色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宣传好。
姚剑波介绍,“今年以来,我馆相继推出了《浴血沽口纪念塘沽解放75周年专题展》《红船起航》展览等主题展览;着力打造6进品牌,把红色资源送到企事业单位,送到学校,甚至送到乡村和军营,打造永不闭馆的革命纪念馆;打造平小津移动课堂,把平津战役的故事和平津战役精神送到天津地铁1、2、3、6号线路上,明年将覆盖天津地铁全线;与金逸影城、和平区保利影院合作打造平小津红色影院;打造了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平台,对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多维展示,送到大学校园里让同学们在课堂里就能看到革命文物,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我们一直在继续推进寻找烈士遗迹的工作,今年又先后补刻了39名烈士,依然还有142名无名烈士,我们还要再继续寻找。”
2023年8月,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成立,此次活动也是联盟天津站的重要落地活动。姚剑波介绍,“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成立以后,已经有27家单位加入联盟,这次还有8家单位加入进来。我们将联合成员单位打造一个更加高效能的平台,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把更好的革命故事送到校园,同时也将校园的强大的师资力量送到革命纪念馆,实现跨界融合、联合发展。”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管理局局长、西柏坡纪念馆党委书记卢润彩分享了西柏坡纪念馆在推进纪念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弘扬西柏坡精神和赶考精神方面的创新实践。
她说:“今年3月份,我馆与兄弟馆、高校及沿线景点共同策划开展了纪念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系列活动,通过主题宣讲、纪念演出、新书发布、馆校融合发展等内容,在全社会范围内唱响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主旋律;创新编排了《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国家总体安全观进百校》,通过快板、讲述等多种形式,先后走进河北大学、武警河北总队等近60余家高校和单位,截至目前先后有万余人观看了演出,被誉为行走的红色思政课范例;我馆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共建项目依托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的革命文物主题思政课程创新发展路径等项目,坚持守正创新,拓宽馆校合作联动领域,不断推进馆校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抓好主题陈列改陈改展工程,打造高水平育人阵地。下一步,西柏坡纪念馆将举行《西柏坡1947-1949》大型电视纪录片首映式等一系列活动,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香山是承载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红色纪念地。香山革命纪念馆2018年建造、2019年正式对外开放。香山革命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容晶介绍了香山革命纪念馆在“大思政课”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
容晶说:“近年来,香山馆聚焦新中国成立片区革命旧址文物系统保护,全面排查红色文化资源,相关工作已初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在推动进京赶考之路全线贯通的基础上,联合平津战役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进一步整合沿线红色文化资源,联合探索跨省市连片保护工作机制,做好资源共享、学术共研,进一步发挥好革命旧址、纪念场馆的育人作用。”
2025年,香山革命纪念馆将深入开展“大思政课”建设调研活动,依托京津冀馆校融合“大思政课”建设联盟,加强三地馆校合作,做强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
据了解,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成立于2021年,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全国二十余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今年,该联盟在强化联盟展示平台功能、创新指导文物保护利用、持续打造联盟展览品牌、释放联盟思政教育作用、开展革命人才培训和扩大革命传播影响等方面持续发力。2025年,该联盟将持续打造联盟展览品牌,推动提升联盟服务水平,推动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围绕展示交流主旋律,不断推进联盟全面建设。(津云新闻记者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