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就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在福岛县磐城市举行说明会。与之前一样,当地渔业人士纷纷表示强烈反对,并质疑日本政府在没有获得他们同意的情况下执意推进排污入海,是“背信弃义”。讽刺的是,当被媒体问及用什么标准来判断民众是否同意该计划时,西村康稔竟回答说,“没有特定的指标”。一时引发舆论哗然。
两年前的4月份,日本政府宣布计划从2023年春天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遭到国内外广泛质疑和反对。2022年7月,日方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仍在开展审查、评估的情况下,就正式批准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今年1月,日方在机构技术工作组赴日审查前夕又单方面宣称,将于“今年春夏之际”排污入海。此后,日方不断加速推进相关设施建设,包括用混凝土浇筑用于存放核污染水的大型水槽等,企图造成既定事实。这些举动不仅有损相关国际组织的权威,对日本人民和国际社会也极不负责。
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核能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核污染水如果从位于日本东侧的福岛海域排放,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将随着强劲的日本暖流向东移动,10年后将扩散至整个北太平洋海域。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组织日本办公室的资深核专家肖恩·伯尼指出,除了氚,福岛核污染水里还有许多其他无法通过福岛核电站现有技术过滤掉的放射性物质,例如半衰期超过5000年的碳14,日本政府有关核污染水排放安全的说辞并不可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工作组去年发布的评估报告也表明,日本排海方案存在与机构安全标准不符之处。
与此同时,在日前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特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对日本排污入海计划再次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日本排污入海计划并不是日本的私事,而是会影响到包括南太平洋岛国在内的世界性重要事件,日本应以科学及数据来指导排污入海计划。此外,在14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中国与俄罗斯等都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表示关切,指出这将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生态系统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但日方做出这一决定时未与邻国磋商。
面对国内外质疑与反对,日本政府不仅不知悔改,反而试图拉拢他国背书。据日本共同社22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推进一个方案,将在5月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共同声明中,写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不仅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影响,而且处理方式透明值得欢迎”内容。对此,日本主流媒体都自认站不住脚。共同社就承认,核污水排海计划遭到中韩等国和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即便在G7内部也很难达成共识,因此这些话“最终写进去是很困难的”。
海洋是世界各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日本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2013年以来,日本政府就污水处置方式提出了五种方案,最终之所以选定排放入海,原因就在于成本最低。至于这么做是不是违反相关国际法、是不是损害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并不在他们的考虑当中。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暴露出日本政府极端自私自利。如果日方执意排污入海,国际社会理应采取共同行动,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共同利益。想让全世界埋单的日方信用已经破产,将沦为历史罪人。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
诺如病毒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感染诺如病毒会引起发热症状,但和甲流等有明显不同。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观察到,这种新型生物材料不仅能促进新生神经元向大脑表面受损部位迁移,还能促进它们向大脑深处受损部位迁移。研究人员对实验鼠进行的步行功能测试也发现,注射了这种生物材料的脑损伤实验鼠步行功能恢复到与健康实验鼠相近的水平。
瘦素刺激并不能克服长期食物受限小鼠的强烈饥饿感,瘦素激活并没有降低其食欲,也没有改变其行为优先级。
研究负责人、南澳大利亚大学的本·辛格博士表示,体育活动必须列为优先事项,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多的心理健康状况。
微生物之所以与化肥难以兼容,除了后者的高盐性,还在于后者加工过程的高温和水分,使得微生物难以存活。
经常服用泻药的人发生痴呆症的风险比不常服用泻药者高51%。针对便秘患者,医生一般建议首先服用容积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
木蹄层孔菌的结构非常独特,因此它可被修改,以创建拥有不同性能的多种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超过了大多数天然和人造材料。
研究发现,这些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构成地球生命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也有不构成蛋白质的异缬氨酸,而且左旋和右旋的氨基酸分子大概各占一半。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对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禁食可能不利于抵御感染,并可能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在做血液检查时,研究人员注意到禁食组在单核细胞数量上大不相同。
最新研究不但复制出柔软灵活的心脏,还能让这个“假心脏”模拟泵血动作,充分显示出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深入、精准、高端。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石玉胜团队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清洁生产》发表。
2月24日,“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开幕活动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技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宝马中国联合主办,旨在充分交流文化、艺术和科学融合发展的意义,深度挖掘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的可能。
业内人士指出,数据资源助力交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河北省三河市第九小学,志愿者借助20余组科普展教品,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
首例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北京安贞医院医疗团队为该患者植入的人工心脏结构精巧,“体重”仅186克,大小接近于一只怀表。
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外,西部(重庆)科学城还抢抓重庆建设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机遇,加快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