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刚冲完苹果发布会,我就被拉到华为见非凡品牌盛典了的现场了。这回我们也是够幸运,直接被安排在了第二排。
虽然这回发布的产品没有上回全场景发布会那么多,但好在又是三折又是鸿蒙智行,每一款都足够震撼,把刚熬夜冲完稿的我唬的一愣一愣的。
作为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三折手机, Mate XT 自从曝光以来,关注度就没停过。这几天讨论下来,我发现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
Mate XT 的外观,早在前几天就已经曝光过了,但是照顾一下网速慢的同学,我们还是简单再看一眼。
Mate XT 用的是内折+外折的 Z 型方案,正对着屏幕的时候,最左边屏幕的是外折,而靠右的这两块是向内折迭。
还是没有概念的可以想象一下电视里头皇上看的奏折, Mate XT 折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没错,除了完全折起来和完全打开之外,它兼容双屏形态,只要把外折的这块屏幕折到后面去就可以了,这时候它就跟之前的 Mate X5 这种内折的展开状态是一样的。
就像余总在发布会上说的,这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折迭屏手机了,要我说都展开来了那就干脆当成平板用得了,出差在外还能少带一个设备。
之前还有同事跟我抱怨,说自己买了折迭屏,想要看视频爽一点,但发现展开之后,这个比例跟主流的视频比例不匹配,上下都会有很大的黑边。换算下来,显示面积也没比用直板手机大多少。
Mate XT 用的是 Z 形的折迭方案,不管是一折二折还是三折,用的其实都是同一块屏幕,这也就意味着各个形态上的显示质量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一致,真正意义上的一块屏幕既当手机又当折迭屏,还当平板。
虽说 UTG 玻璃早在 Mate X3 上就开始用了,非牛顿流体 Mate X5 也用上了。但是这俩一块上,还真就是第一次。
这也是目前业内最大的一块 UTG 玻璃了,让 XT 在保持轻薄的机身的情况下,不至于太脆弱。
也就是说它在正常折迭的时候,并不会表现出很强的刚性,只有在发生跌落或者撞击的时候,才会变得很刚硬。
但这块柔性超大屏长时间使用的时候,抗冲击性能到底怎么样,我也不敢说死,等哪位富哥赞助一台我们拿去做一下破坏性测试再来告诉大家吧(狗头
虽然发布会上,余总说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轻薄的折迭屏手机,厚度只有 3.6 毫米,但毕竟那只是展开状态。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发布会一结束我们就管华为要了一台样机。这次 Mate XT 整机的重量来到了 308 g ,毕竟是三折,拿在手里还是有点沉的。
但是厚度却非常惊喜,我们可以看到,三折的 XT 只是比我们手头的双折 Mate X5 厚了那么一点点。
为了做到这么轻薄薄的机身,华为给 Mate XT 安排上了全球最薄的硅负极大容量电池,一折后面一块,加起来的总容量是 5600 mAh ,比二折的 Mate X5 大了 500多毫安时。
考虑到三折的内部结构会更复杂, Mate XT 在机身厚度没增加太多的情况下,还能增大电池容量,可以说相当了不起了。
当然啦,跟动辄上万 mAh 的平板电脑电池肯定是没法比的。如果是展开当平板电脑使用的频率比较高的话,这点电池要撑起这么大一块屏幕,难度还是不小的。
好在充电这一次给的倒是蛮足的,有线W ,无线 W 。这么薄的机身居然都给了无线充电,建议友商的直板机都学学,少拿机身空间当借口哈。
你敢信吗, Mate XT 在这么薄的机身里,居然塞下了三颗镜头,包括一颗 5000万像素的主摄,一颗 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还有一颗长焦镜头,这长焦甚至还是潜望式的。。
反正我觉得,虽然我这样的穷 x 肯定是买不起的,但是对于广大不缺钱的老板来说,这价格其实还行。
如果我们假定华为是以每一折卖多少钱来定价,那么算下来就是:Mate XT ( 16+256 )的每折价格大概是 6666.3 , Mate X5 ( 12+256 )的每折价格大概是 6499.5 ,两款每折的价格差不超过 200块。
四舍五入, Mate XT 约于买 Mate X5 的情况下,再买多一折。你就说 MateXT 说定价合理,童叟无欺吧!
不知道买它的老板们喜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剧啊,感觉这样立在桌子上,看得爽又能解放双手,真的很巴适。
但是大老板们日理万机的需求,这回华为是真的考虑到了,因为他甚至还发布了一个可折迭的键盘,旁边居然还有鼠标。
最近几个月交付上来后, M9 在 7 月的销量更是达到了 1.8 万辆,在 50万元以上市场基本没对手了。
后排的舒适性配置还是给到位了,两侧都有腿托,靠背带电调,两个小桌板,加热、通风、按摩也都带。
可能也是为了匹配这个使用场景,这次后备厢里多了车身高度调节按钮,车身最多可以降低 90mm ,降下来人就更容易坐上去了。
五座版的改动就是这么多。按理来说,五座版少了一排,价格应该便宜点,比如问界 M7 的五座版就比六座版便宜 2 万。
先来说个好玩的,这次加了一个猫头鹰增强转向技术,可以减少车子的转弯半径。M9 作为一台车长 5.2m 的车,现在最小转弯半径能达到 5.8m ,比特斯拉 Model 3 差不多了。
在年初理想 2024 款 L 系发布会的时候,也展示过用类似的思路,让大车掉头更方便。这回看来,是问界先做出来了。
一个我比较喜欢的更新是,原来屏幕流转必须得进设置界面,现在可以用三指直接在车机滑动,右滑到副驾屏,后滑到后排屏,左滑到 HUD ,上滑到大灯投影。
我们买的问界 M9 ,也会马上升级到 ADS 3.0,要是大伙儿感兴趣的话,回头我们再出一篇体验内容。
作为市场上又一款“Model Y杀手”,这次R7不光公布了内饰,还公布了预售价,有三个配置,26.8-34.8 万。低配不带激光雷达,中、高配是 ADS 3.0,其中高配是双电机四驱。
起售价比 Model Y 的 24.99 万贵了两万,正式上市的时候,我猜它可能会比 Model Y 便宜丢丢。
R7 的内饰一眼看过去,熟悉,太熟悉了,熟悉到我盯着看了 10秒钟,也很难找出它和智界 S7 的区别。
作为一台 SUV , R7 主打一个大空间。有多大呢,余承东在发布会说,它把副驾零重力座椅展开后,就下图这个姿势,后面还能坐人。
有一说一,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好。因为很多电车前备厢的使用率低,根本原因是前备厢的打开关闭方式都太繁琐,远不如后备厢方便。
你看小米 SU7 作为一款轿车,前备厢都有 105L 。而 Model Y 的前备厢更是有 117 升。
这款车其他配置信息现在知道的还不多。发布会说会有 800V ,续航 802km 。现在市场上,续航超过 800km 的纯电 SUV 确实不多,我猜 R7 的电耗控制能力应该还不错。
而它会全系标配空悬+CDC悬架,要知道智界 S7 可是要上 32.98 万的版本,才会给你这个。卷起来了,好耶。
从目前信息看,智界 R7 还是挺有特色的,它的兄弟车型智界 S7 最近的销量表现不太好,就看 R7 能不能拉回来了。
整场看下来,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非凡”,尤其是在三折部分,余总真的是恨不得三句不离“非凡”。
就发布会和我们初步上手的情况来看,先不说 Mate XT 的具体表现吧,当它出现的那一刻,“非凡”这两字,就不是大话了。
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 XT 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前代折迭屏,比如 X5 和 Xs2 的影子。我记得之前在 Xs2 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质疑外折没什么用还脆弱。好在华为顶住了压力,做了出来,终为 XT 的诞生积累了经验。
Mate XT 也许也会面对同样的质疑,但谁又说的准,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王炸产品的经验积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