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一个圆圆的脑袋,揉好手臂、耳朵和脚,放置捏好的粉色蝴蝶结和绿色竹子……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只头戴蝴蝶结手抱竹子的大熊猫便在成都市非遗面塑传承人张龙贵手上跃然而出。
据了解,面塑是指以面粉、糯米粉、甘油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花鸟、鱼虫、景物、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俗称捏面人。在父亲和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张龙贵9岁便开始学习面塑制作技艺。
在面塑制作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人潜心创作,将一件作品反复做,反复修改,这样的生活极其枯燥,同时还要面临销路问题,这让张龙贵想过放弃。“这是我们的传统,还是不要扔了。”父亲的一句线载。
如今已经年近五旬的他,捏得最多的便是大熊猫,在39年的从业生涯里捏了5000余只大熊猫。“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这个形象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四川栖息着很多大熊猫,很多游客来四川也想要带点‘大熊猫’回去。”张龙贵表示,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形象是他手中的“常客”。
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大熊猫,张龙贵手下面塑的题材也在不断更新,创新了很多形象。“以前只有十二生肖等传统的形象,如今我们会选择当下流行的形象以及客户定制的形象进行捏制。”张龙贵表示,自己会选择当下游戏里的形象和动漫里的卡通形象等形象进行制作。
一张长桌、几把椅子、一个展柜……张龙贵平时就在自家的小院里工作。张龙贵在这里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成都老茶馆》作品,这个作品通过面塑的形式,生动还原了成都老茶馆内的景象。喝茶、掏耳朵、下象棋……张龙贵前往老茶馆仔细观察了一番,回到家完成了这个有着十多个人物以及数十个元素的作品。“人物的神态和衣物上的纹路,都需要细致入微地处理。”张龙贵表示。
张龙贵工作台后的展柜摆满了他的作品,有怒目圆睁的关公,有端着蟠桃的侍女,有钓鱼的姜太公,一个个精致非凡的面塑展示了张龙贵出色的技艺。在展柜上,一个稍显稚嫩的金色面具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14岁大儿子的作品。”张龙贵表示,自己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对面塑非常感兴趣,他们也跟着自己一起学习。如今,张龙贵将自己从父辈手中学到的技艺继续传承给了下一代。在节假日忙不过来的时候,张龙贵的大儿子也会来帮忙。
虽然从事面塑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张龙贵依然坚持了下来,还收了8个徒弟。徒弟们在遇到困难时,还时常来找张龙贵请教。不仅如此,张龙贵还走进社区、学校,向居民和学生面对面宣传面塑,传承面塑这一技艺。
作为传承人,张龙贵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技艺和创新。“接下来,我也会继续利用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的机会努力宣传面塑,让更多的人了解面塑,爱上面塑。”张龙贵希望能将面塑这一非遗传承下来。(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中新网上海9月6日电近年来,在“大调解”格局中,除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外,商事调解方兴未艾。记者6日走访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详细]
用好协同创新助力中小企业从集聚科研资源,到匹配产研供需,再到打通产业链条,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正被一点点发掘。协同创新的探索不断深...[详细]
中新网9月6日电据最高检网站消息,9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行政检察典型案例。该批...[详细]
中新网宁波9月6日电当旅客想要去的目的地,宁波站无法直达时,她能立即搜索出当地可以直达目的地附近的车站,帮助旅客接续换乘;当直达车的...[详细]
中新网成都9月6日电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徐波团队在中国墨脱县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发现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一个...[详细]
中新网拉萨9月6日电6日,记者从拉萨市人民医院获悉,近日,援藏医疗专家通过使用TIPS技术成功为患者多吉治疗痼疾,使其得以康复。据了解,...[详细]
中新网广州9月6日电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表示,将严格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建立流域统一协调的用水定额体系,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工...[详细]
中新社香港9月6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6日召开会议,通过香港特区政府追加7000万港元拨款、向赈灾基金注资的申请,以用作支援受台风...[详细]
中新网9月6日电商务部网站6日发布《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的通知》称,根据《商务部等13部...[详细]
中新网9月6日电国家药监局5日在官网发布通告称,在2023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经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详细]
中新网9月6日电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日前,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顾幸伟、胡文海、杜秉海、谈正红提起公诉。广东检察机关依法对顾幸伟涉嫌受...[详细]
林武在山东援疆干部人才座谈会上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更好提升援疆援兵团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