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永州 > 正文

牢记嘱托建新功寂静而又热烈的课堂

2022-09-12 16:35来源:互联网 点击: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感到很欣慰。在模拟家庭,他向代养妈妈握手问好,充分肯定这种抚养方式;在宿舍,他鼓励聋哑女孩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好好学习,学业有成,并伸出大拇指向她们学习哑语“谢谢”;“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排练室,孩子们边做手势,边唱起《感恩的心》,歌声悠扬,不少人的眼眶湿润了。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余光扫到学生走进教室,王雅妮扬起笑脸。见学生们右手伸出大拇指贴在胸前问候“老师好”,王雅妮用手势回复“下午好”。课堂上有学生没“听”懂,随时举手示意;王老师没看到,学生就把手在老师眼前晃一晃。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王老师没比学生高多少,与学生“讨论”问题时,欢快的手语上下比划,连嘴角都在“用劲”。

  今年23岁的王雅妮,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美容技能课老师。王雅妮同她的11名学生一样都是聋哑人。

  二十多年前,1岁多的天生聋哑儿王雅妮被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福利院的老师像爸爸妈妈一样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她许多关爱。慢慢地,一个梦想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今后要当一名老师,带给像自己一样的残疾儿童爱与希望。”

  “讲”起那天见到******爷的场景,王雅妮眼睛里泛起泪花。“******爷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是特别的人,都是他疼爱的孩子,都应该为梦想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王雅妮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

  在特教学校和福利院的帮助下,2017年王雅妮获得了进入当地一家专业美容学校学习的机会。但老师和同学都是健全人,没有手语辅助,课堂内容完全听不懂,只能干着急。

  “老师,可以借你的笔记抄一抄吗?”一向内向的小雅妮决心咬牙克服困难。听不到讲课内容,就抄下老师的教案反复学习;弄不懂操作难点,就跟着教学视频一遍遍体会。实在学不明白,就将疑问写成一张张小卡片递给老师,等到老师解释清楚,自己完全理解,又在书上写下密密麻麻的注释。

  2018年深冬的一个早上,一叠盖满“红戳戳”的材料被郑重交到王雅妮手上。她如愿回到特教学校当上了一名老师。

  个头比学生高不了多少,站在学生当中,个子大些的能把她“淹没”。很多知识点需要反复操作示范,打手语就像是“体力活”,一通操作下来,细密的汗珠爬满额头。

  渐渐地,学生们发现,每次上课前,黑板上早已写满了当日课程的板书。大家这才知道,王老师总是提前20分钟来到教室,一笔一划将书本上的知识重点“搬上”黑板。为了让授课更有吸引力,王雅妮从网上学习各种最新美容教程,学会后精心写入板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难度,在一些特别要注意的内容旁边还会画上星星或笑脸。

  那是一节面部美容课。在健全人那里,“手法”“力度”“火候”这些看似抽象的词汇并不难理解,但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就变得困难重重了。

  王雅妮也犯了愁。她思索了一会儿,将一位同学请上讲台,先是把自己的手放在学生胳膊上,轻轻揉一揉,望向学生们皱了皱眉;然后加了点力,似乎有些夸张地打着圈揉压,又望向学生点了点头。接着,她走下讲台,把刚才的动作在其他学生胳膊上挨个儿重复一遍。

  用爱倾听,学会感恩,这是王雅妮儿时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现在她又迫切地将这份爱分享给自己的学生。

  一天,一名聋哑女生带着饼干和苹果找到正在办公室备课的王雅妮。一进门,女生将右手拇指竖起,然后将拇指向前弯两下,又将两手比作一个爱心放在胸前。

  原来,这名女生曾有一段时间对前途感到迷茫,学习有了倦怠情绪,一度准备弃学。王雅妮得知后,好几次在课后找她谈心,又在文艺演出时帮她化妆打扮。渐渐地,两人成了姐妹般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女生也将自己心里的困惑迷茫一股脑告诉给王雅妮。

  “美不只是眼睛嘴巴好看,更是心里自信。”一双笑眼认真地看着女生,王雅妮用右手食指一点一点敲着太阳穴,这是她在启发学生时习惯用的动作:“不管以后走什么路,现在都要坚持学习不放弃,用自己的双手为梦想奋斗。”女生认真“倾听”,使劲点了点头。

  “‘好好学习’是我对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话,也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爷当年的嘱托成为我如今工作的追求。”说着,王雅妮用右手拍了拍左肩,又用右手食指划向前方,比划出跑步的手势。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