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小幅调整,2023年1月行情随之收官。整体来看,1月A股市场拾级而上,盘面呈现普涨格局,价值与成长风格均有亮眼表现。三大股指中,上证指数1月上涨5.39%,创2010年以来最佳开局。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月线月A股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在当月的16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有15个交易日呈现净买入,单月累计净买入额达1412.90亿元,创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也是唯一一次单月净买入额超过1000亿元。
港股:59个交易日(2022年10月31日~2023年1月27日)恒生指数涨幅超过54%,重返22000点之上的恒生指数,不仅吹响反弹号角,也亲自成为反弹急先锋。兔年春节期间,港股开市的两天(1月26日、27日),恒指累涨2.9%,恒生科技指数涨5.35%,领涨全球主要股指。不过随后的1月30日、31日,恒指有所走弱,分别下跌2.73%、1.03%。
美股: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1%,本月累计上涨2.83%;纳指涨1.67%,本月累计上涨10.68%;标普500指数涨1.47%,本月累计上涨6.18%。汽车零件、运输股涨幅居前,商用汽车集团涨超11%,Luminar Technologies涨超7%,CSX运输、诺福克南方涨超3%,热门科技股普遍上涨,特斯拉、AMD涨超3%,微软、亚马逊涨超2%。
欧股:欧股主要指数多数收涨,德国DAX30指数涨0.01%,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6%,法国CAC40指数涨0.01%,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1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0日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考察,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李克强来到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与工作人员交流,对外汇储备实现好的经营收益表示肯定。他说,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外汇储备体现国际上与我国开展经贸合作的信心,汇率稳事关经济金融大局稳。这些年面对多轮外部冲击,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国际主要币种中相对稳健,为稳定外贸、金融、经济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1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1300亿元,创北上资金开通以来最高单月纪录,已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量。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国际金融巨头也在新的一年纷至沓来,积极推进在华布局展业。海外投资者纷纷押注中国资产,其背后是对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的信心。
点评:外资近期的大幅流入绝不是“一时冲动”。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对经济、地产风险和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中国资产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2023年首月的金融数据发布在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一致认为,1月份信贷将实现“开门红”,新增信贷有望突破4万亿元,刷新历史单月最高纪录。1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多次强调,要“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除了政策面的要求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年以来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实体经济活跃度较快回升,企业和居民的信贷需求也有明显修复。
点评:今年以来,疫情对经济活动干扰渐消,经济活动恢复明显,春节消费市场表现、1月份PMI指数等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强劲反弹、企业生产投资意愿明显改善,这有助于带动居民消费信贷和企业贷款需求。但考虑到房地产复苏存在一定时滞,预计居民中长期贷款短期仍偏弱。总体来看,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在4.26万亿元左右。
2022年全球黄金需求同比增长18%,创下自2011年以来最高年度总需求量。这是1月3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报告还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较上年的450吨翻了一番还多,创下55年来的新高。仅2022年四季度全球央行就购金417吨,下半年购金总量也超过了800吨。
点评:通胀走高也刺激了金条与金币投资的增长。2022年,全球整体黄金投资需求较上年增加了10%。其中,中东地区2022年全年金条与金币总需求量达78吨,同比增长42%;欧洲2022年全年金条与金币总需求量达314吨,同比增长14%。
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近一个月以来,郑州、太原、天津、厦门、福州、长春、沉阳等地宣布调整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多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4%以下,进入“3”阶段。业内人士认为,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城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同时,首付比例、二套认定等需求端政策调整力度也有望加码。
点评: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水平或为后续需求端发力主要政策。他说,从历次房地产周期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持续下行时,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同时房贷利率也随之下调,下调幅度与周期持续时长和幅度相关,目前的政策调整,对扭转房价下跌预期的作用可能更大。
北交所个股行情持续升温。昨日,北证50指数上涨5.79%,创指数发布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个股昨日全部收红,97只个股涨幅超5%,20股涨幅超过10%。
点评:行情表现来看,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股价表现显着优于北交所整体水平。以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看,北交所166只股上市以来平均上涨0.1%,68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以来平均上涨3.6%,其中吉林碳谷、同惠电子富士达上市以来累计上涨均超10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并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预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升至5.2%,高出此前预测值0.8个百分点。多个国际组织近期纷纷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并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拉动2023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点评: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多个国际组织预期,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全球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IMF预计,全球增长将从2022年的3.4%下降至2023年的2.9%,低于IMF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值(3.8%)。
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与市场环境持续好转,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也有望提速形成内外共振,驱动A股资金面向好。2023年中国经济企稳增长预期迭加海外风险偏好持续修复,在市场看来,北向资金或将继续保持大幅流入态势。目前是部分行业估值快速上升阶段,也是资金快速加仓时期,预计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将持续增加。
兴业证券指出,根据测算,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将流入3000亿元,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九安医疗31日晚间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2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与证券投资,其中,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含)3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证券投资指债券投资、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以及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
特斯拉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10-K文件显示,2022年特斯拉总营收为814.62亿美元,同比增加51%。其中,中国市场实现营收181.45亿美元,占比22.27%;美国市场实现营收405.53亿美元,占比高达49.78%,仍旧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场。美股盘前,其股价下跌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