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常德 > 正文

“把节气过成节”引共鸣

2022-09-18 09:00来源:互联网 点击:

  近段时间,在电视荧屏上,对于二十四节气,不断出现创新表达的惊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中国诗词大会》推出“节气的诗”特别策划,主持人龙洋邀观众共赏谷雨、踏诗而行;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气”系列第二期《谷雨奇遇记》讲述了一个温润、浪漫的奇幻故事;浙江卫视将宋韵文化和二十四节气深度结合,打造“宋韵二十四节气”品牌,“把节气过成节”。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节气”主创团队表示,创作这一系列节目,是希望能够充分挖掘节气文化内涵,以贴近现代生活故事,寻找到过去与现在的情感共鸣。

  “中国节气”系列节目总导演陈雷透露:“相较于传统节日而言,节气对于当代很多观众来说可能并不太了解和熟悉,所以做这一系列主题节目,首先要具有科普的性质,更为平实和直白的讲故事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因此,“中国节气”首期节目《春分奇遇记》用了直接性的科普故事呈现,第二期《谷雨奇遇记》的表达则相对含蓄,从现代人视角出发,讲述一个陷入困境、寻找答案、走出困境的故事,看似完全跳脱于节气本身,然而在情感深处,其实又蕴含着与节气所承载内涵紧密相连的哲思。“这是一个向内寻找答案的故事,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外部,而是出于我们内心,当内心转变了,或许一切都变了。”陈雷说。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农耕时代,在过去指导农事活动,而在如今数字时代和科技时代,二十四节气对于今人的生活又有何意义?这也正是主创们希望“中国节气”系列节目能够深入探讨的。陈雷介绍,“中国节气”系列节目采用古今人物“奇遇记”的形式展开每一期的故事,在奇遇中展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情,唤起今人共情和共鸣。

  此外,浙江卫视“宋韵二十四节气”还打造了“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此前播出的《“中国好时节”春分篇》将与中国节气相关的故事、民俗元素进行重新演绎,无论是剑舞、杭罗织锦、评书、越剧等多种艺术品类,还是结合情景表演的创新表达形式,跨艺术品类的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传播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审美边界。

  “我们发扬传统文化,不能忘记节气,希望在夏、秋、冬各自有一场晚会,让节气深耕到观众心中,把节气过成节”,晚会主创人员表示。

  春生万物,雨生百谷。4月20日,《2022中国诗词大会》“节气的诗”特别策划在线上播出,主持人龙洋与观众分享了诗人黄庭坚的《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她表示:落絮柳、一城花、清明酒、谷雨茶,这首诗真是太美了。有柳、有花、有酒、有茶,还有比这更美的春天吗?不过,谷雨之后,春天就结束了,作为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六个,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往后便进入绿肥红瘦的初夏。不过跟诗人的漫游心情一样,我也全然没有伤春、惜春之感,而是沉浸在对谷雨的享受里。对于“节气的诗”,网友纷纷发出感慨,“好美的谷雨,行春犹未迟”“雨生百谷春光晓,二十四节气博大精深”……

  谷雨时节,广告导演陆雨在茶园拍摄时压力过大,陷入焦虑,在一片茶叶带领下,误入茶园深处……4月20日晚,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气”之《谷雨奇遇记》以采谷雨茶这一习俗为背景,创作了一个奇遇故事。

  该系列节目总导演陈雷透露,在构思这个故事时,以《桃花源记》为借鉴,希望以轻松明朗的方式讲述一个现代生活版本的“茶园小记”,用“春天的最后一场奇遇”,呈现一场大地上的谷雨带来的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带领观众走进一场美好生活感知之旅。

  《谷雨奇遇记》在河南信阳茶山取景,整体画面色彩上都呈现出绿意沁人的氛围,观众跟随陆雨,追着一片飞舞的嫰茶,穿过茶间小道、越过溪涧,进入“豁然开朗”的田园秘境。有观众表示:“画面好美,用心去感受春天。”“人间田野春光相应和,故事由此开始……融合节气内涵,传递追寻本真的美好生活情感,领略美好的真谛。”

  谷雨时节也宜诵读,浙江卫视“宋韵二十四节气”系列与《王牌对王牌》联动,节目嘉宾张天爱身穿一袭白衣,娓娓道来关于谷雨的故事,也让观众感叹“学到了”。

  “看了节目,突然发现自己忽略节气之美很久了。”“二十四节气”主题系列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在社交平台写下这样的感触。

  从古代农耕文明到现代科技文明,二十四节气一直渗透在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每一处。如今,不同的创作团队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唤醒观众的节气仪式感。以视频形式美轮美奂呈现的节气内容,既是一种视听享受,也是一种审美体验,让观众真切体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的创作尝试,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浪漫表达,帮助观众探寻传统与现代共通的情感共鸣。(莫斯其格)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国家安全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