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达2.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6%。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有什么亮点?经费投入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公报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快、强度高、结构稳。”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说。
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增长快,2011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12.2%,去年增速达14.6%。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投入增速尤其快,去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对比2011年至2020年基础研究投入15.2%的年均增速,增幅较为突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研发投入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研发投入强度(即研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不仅反映一国对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去年的2.44%。这一水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高于欧盟平均水平(2.2%),略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68%)。“2.44%的投入强度,排名世界第十三位,超过法国(2.35%)、英国(1.71%)等国。”玄兆辉认为,这表明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创新型国家的水平。
从活动主体看,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6.9%、13.3%和7.8%。去年企业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已成为保障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主导力量。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5684.6亿元,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5个,其经费投入占比为51.2%。5个研发投入过千亿元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结构,有利于我国综合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的投入强度高,5个投入超千亿元行业都属于高技术和中高技术产业,从行业看研发投入结构也是稳定合理的。”玄兆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刘辉锋说。
公报反映,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6省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份较上年增加3个,达到11个,前3名为广东(4002.2亿元)、江苏(3438.6亿元)、北京(2629.3亿元),之后依次为浙江、山东、上海、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和安徽。
“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效果显著,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刘辉锋认为,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的投入超过2000亿元,从国际上看,这些地区的研发经费规模已接近或超过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与上年相比,北京、上海、广东的研发经费增幅分别为13%、12.6%和15%,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此外,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研发投入跻身“千亿省份”行列,投入增幅均在10%以上,有力支撑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玄兆辉认为,从研发投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长江经济带表现亮眼,11个投入过千亿元的省份中,有7个属于长江经济带。广东在所有省份中投入最多,突破了4000亿元。
公报公布了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情况。去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0766.7亿元,比上年增加671.7亿元,增长6.7%。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94.9亿元,占全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5.2%;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971.8亿元,占比为64.8%。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刘辉锋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已连续3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说明各级政府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视。而财政支出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正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我国研发经费规模虽仅次于美国,但与美国的规模差距还比较大,需进一步扩大研发投入规模,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玄兆辉认为,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仍有很大潜力。
研发投入不仅要继续扩大规模,还应进一步优化结构。公报显示,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为6.5%,比上年提升0.49个百分点;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11.3%和82.3%。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达6.5%,并连续3年稳定在6%之上。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国际排名第二位。说明我们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研发投入结构持续优化。”刘辉锋说,美日欧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基本保持在12%至23%之间,中国要与之相当,仍需长时间积累和追赶,“未来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须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优化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大幅提高基础研究比例”。
“要鼓励更多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同时,政府部门继续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吸纳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研发活动。”玄兆辉说,中国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仅为0.5%,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占比普遍在5%以上。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长期在低位徘徊,如果不能优化调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将不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
8月30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发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同意实施的“老年教育公益行动”项目正式成立。
近年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打造“创新主体活跃、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完善、创新生态优良”的新型科创园区,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助推嘉兴市的科创动能越来越足。
河北省文安县拥有人造板企业4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6家,全县每年生产各类人造板2000余万立方米,产品涵盖十几大类、300多个品种,带动数万人就业创业。
2022年8月23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各部门组织科技特派员,奔赴田间地头,协助农民抢收水稻。
2022年8月22日,“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精神谱系,提升社区治理——《雷锋》杂志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社区治理经验特刊”首发式,在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院校的领导、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社区居民、模范人物参加首发式。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弘扬雷锋精神,传承精神谱系,提升社区治理”的经验引起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2022年8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小金山水域,千岛湖鲢鳙老口鱼种养殖现场,鱼种养殖户把二龄鲢鳙老口鱼种通过抽样、过秤后投放千岛湖。
位于青海省杂多县的查旦湿地,是长江源区最大泥炭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原湿地保护核心区,也是雪豹、黑颈鹤、棕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
今年以来,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购置40台数字指示秤投放到全县主要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果蔬店等消费集中场所,向群众提供免费的计量服务。
2022年8月1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红岛段,白鹭和苍鹭在治理后的滩涂湿地上捉鱼。
2022年8月17日,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岩村3组的落星空露营基地里人来人往,入夏以来,这里便成为人们夏日休闲的新地标。
2022年8月13日,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国网安徽电力党员服务队队员正在对当地一家企业大负荷生产设备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指导企业节能(错避峰)生产。
8月9日,来自中国、越南、尼日利亚、也门等国的摄影师和留学生,在澜沧江昂赛大峡谷体验漂流。
2022年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选手在那达慕大会上参加射箭比赛。日前,兴安盟那达慕正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举行。本届那达慕大会期间将举办诗歌那达慕、传统美食那达慕、音乐那达慕以及赛马、射箭、搏克比赛等活动。
2022年8月8日,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南桐镇金兰坝村,青山绿野与金黄色稻田和鱼塘相互映衬,田野的线条在稻田中穿梭,美不胜收。近年来,当地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昔日采煤沉陷区,今日放眼满山绿。
近几年,青海省不断加大投入和保护治理力度,持续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显著提升,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休闲。
随着暑期到来,天台山进入旅游旺季,当地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提升太阳文化资源,聚力打响日照太阳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