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魏玉坤、欧立坤)记者31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44%,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表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R&D投入继续呈现大体量、高增长特点。从投入规模看,我国R&D经费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增长速度看,2016年至2021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2.3%,明显高于美国(7.8%)、日本(1%)、德国(3.5%)和韩国(7.6%)等发达国家2016年至2020年的增速。从投入强度看,我国2021年2.44%的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超过法国(2.35%)、荷兰(2.29%)等创新型国家。
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增速较上年提升14.1个百分点。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为76.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
“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R&D投入较快增长,为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投入由‘大’到‘强’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实现科技创新发展各项规划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仍需付出艰苦努力。”李胤表示,要继续保障R&D经费投入总量稳步增长,加强政府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原始创新,提高创新合作水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扎实有力保障。
记者31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丁明德告诉记者,Hα谱线是太阳活动在太阳低层大气中响应最强的谱线
近日,优质脐橙栽培管理科技服务团科技特派员汪志辉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王迅副教授、熊博博士赴雷波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一系列科普发展规划稳步落实,1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本级党委、政府考核。
8月28日,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在南京主办的“2022年全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给出答案。
利用从原理上革新的量子传感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微波的测量灵敏度,这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发展。也向着金刚石量子传感器在无线通信、磁共振检测等领域的实用化迈出重要一步。
2022年8月26日,著名头颈外科专家屠规益与世长辞。 屠规益发现在中耳癌的治疗中,应用乳突引流手术,再加上放射治疗,有根治的效果,还减少了病人的手术创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磁体大厅内,28名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学生盯着眼前高6米的“庞然大物”讨论得热火朝天。
为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协同总包专门特邀中国银行前来施工现场为农民工现场开通“农民工工资专项付款通道”,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
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情况介绍会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举行。
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代表大会公布了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
“共识”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广泛凝聚与会各方观点与智慧,为加快推进碳中和愿景目标下的汽车产业全面电动化转型、深化全球合作进一步明晰了方向路径,将为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指引。
8月26日,以“航天赋能 TOP智造”为主题的2022“航天+”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峰会在北京举办。
8月2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升力式亚轨道运载器重复使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本次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运输技术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