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岳阳 > 正文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2024-04-13 20:57来源:互联网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持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为更好地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需要明晰五个特性,立足四个基点,协调三组关系。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明晰五个特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主体性是展示民族特色、形塑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途径,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底层逻辑和根本依托,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有特质与价值标识。中华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形成强大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就必须葆有自己的主体性。一要坚守文化品格的民族性。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族性是一种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维系。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中需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展示民族风情与民族魅力。二要体现文化来源的包容性。世界文明相互激荡、各有千秋,需要秉持交流互鉴的精神,善于吸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古今对话与中外交流中发展中华文明。三要确立文化生产的自主性。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牢牢把握文化创造的主动权。四要坚持文化传承的能动性。聚焦文化特色,对内讲好生动的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国声音,积极传播中华文明。五要秉持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基础上,基于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立足四个基点。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同时也是实践的理论。这一本质决定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需要面对新情况,审视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立足国情基点。认清并立足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发展与进步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处理一切革命问题与建设问题的基本根据。二是立足历史基点。历史是对一个民族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一个民族走过的来时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回望历史,用历史映照现实,眺瞻未来,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好地指引未来。三是立足时代基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之所以常青,就是因为其不是死板的教条与框框,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回应现实、熔铸现实而构建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时代浪潮奔涌不息,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都有需要回答和解决的紧迫问题与热点问题,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方向,审时度势,才能勇立潮头。四是立足问题基点。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方法,只有不断涌现的新的问题。只有扎根中国大地,从问题出发,条分缕析,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将答卷写在中华大地上,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然路径。实践证明,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灵活性,避免机械主义的生搬硬套,制定最佳解决方案;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在运动变化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精准性。

  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巩固文化主体性需要协调好三组关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历史,激活当下,启发未来的密钥。要在新时代宏图伟业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迭代与传承,始终巩固其文化主体性,需要协调处理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三组关系。首先,要加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中华文化灿若星河,是中国文明之根、中华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生发渊源、厚重的历史底蕴、宏阔的文化内涵和恒久的指引价值,需要在保护与传承中深入发掘、打造亮点,并运用新媒体手段弘扬精髓、讲清价值,使其在新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昭示力量。其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适与转化。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需要在动态的扬弃中不断获得新生。传统文化因其历史的久远,产生的时代背景迥异于今天的时代环境,部分内容可能与今天的社会实践脱节甚至不相匹配,因此需要创造性地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时代转化,调整其不适应当代文明发展的地方,协调适配场景,使其更好地契合当代价值,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的跨时空对话,激发出老树新芽的厚重与活力。再次,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绵延,民族复兴的伟业淬炼,都需要坚守文化阵地,拥抱、赓续中华文化,发挥文化育人、聚力、兴国的重任。同时,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紧贴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激活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蝶变,用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激荡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推动民族复兴伟业。

  (黄俊,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项目:2022TBWT02成果)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