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虎父无犬子”,通俗点可以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其实,在解放军中,有不少都是父子将军,比如全军有两对父子都是上将,分别是张宗逊与张又侠父子以及张震与张海阳父子。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是解放军上将,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继承了他的事业,参军入伍,儿子虽然不是上将,但也极其出色,分别是解放军的中将与少将。说到这里,大家知道这位解放军上将是谁吗?此人就是刘华清,曾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刘华清出生于1916年,湖北人,土地革命时期,刘华清在家乡参加了红军,进入了红四方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并跟随红二十五军参加了长征。那段时期,刘华清主要从事宣传、文书以及组织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
长征中的红二十五军是一支比较神奇的部队,在徐海东以及程子华的带领下,他们在一个货郎的帮助下,抄小路躲过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到达了陕北。到达陕北后,刘华清所在的部队改编为红十五兵团,刘华清也继续参加了巩固陕北根据地的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都有精彩的表现,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刘华清跟随刘邓大军挺进了大别山,解放了中原地区。渡江战役之后,刘华清又跟随第二野战军参加了解放西南的战斗,是缔造新中国的功臣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长期在海军部门服役,他曾经三进三出海军,为解放军海军的发展壮大以及现代化、正规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华清第一次被调到海军是1952年,当时他还是海军的“新兵”,在上级的培养下,刘华清很快就熟悉海军,1955年,他还被授予了海军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
1961年,刘华清被调离海军,进入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工作。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作为干部的刘华清也受到了冲击,在聂帅的保护下,1967年,刘华清复出,参与了海军以及陆军的武器研发工作。1969年,刘华清第二次被调到海军,主管造船工业、科研工作和海军装备建设。
1975年,刘华清第二次被调出海军,进入中科院工作。十年特殊时期结束后,刘华清受到重用,在1979年被调到总参谋部,担任了总参谋长助理,1980年又升任副总参谋长。1982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叶飞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刘华清第三次进入海军,接替了叶飞的工作,担任海军司令员。
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刘华清提出了很多创新之举,比如将海军的防御范围从原先的200海里扩展到第一岛链,单单这一点,就大大促进了海军的发展。另外,刘华清还大力主张建造航空母舰,提升海军与空军的结合能力,也因为对海军的发展贡献很多,刘华清甚至被称为我国的“现代海军之父”。
1988年,解放军实行新式军衔时,刘华清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另外,刘华清不仅自己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刘华清的儿子刘卓明,曾担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是解放军的中将。刘华清的另一个儿子刘维明(与刘少奇的侄子重名,不是同一个人),也在总装备部服役,是解放军的少将。父子一门三将军,令人敬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