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是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是全人类消除数字鸿沟的前提,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沿,更是现代社会民生保障的基础。半导体产业的兴衰,事关民族的复兴。
半导体产业更是全球化发展的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顶端,引领着现代制造业的升级与改造,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全球分工与合作,成为西方制定游戏规则的主导方向,西方通过前瞻设计和技术专利,收割了其中绝大多数的利润,支撑着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回顾全球半导体产业60余年的发展历程,产业之所以呈现出如今的繁荣景象,正是依赖于全球化市场以及全球化合作创新,这也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开放合作是创造价值和促进全球进步的最佳选择。任何人为撕裂全球产业体系的行为都会对全球人民的生活及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5G、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生物技术为代表的中国崛起,给美西方高端的“割韭菜”“薅羊毛”带来不小的压力,擅长“大棒”“胡萝卜”的美国拼命组建“芯片联盟”,企图阉割中国的发展。
2023年2月份,美国、荷兰、日本三国政府达成协议,将对中国芯片制造施加新的设备出口管制和限制。此举在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将对全球产业及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也必将对全球最终消费者的利益造成长期伤害。
美、日、荷逆市场化的行为,损人不利己,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将制造混乱,影响效率和创新,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面对美国人的糊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及时发表声明,提出“三个反对”即反对任何破坏现有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的行为;反对任何干涉全球贸易自由化、扭曲供需关系和供需平衡的行为;反对任何试图将中国半导体产业排除在全球产业体系及市场自由竞争之外的行为。
“三个反对”表明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立场,这与中国政府的立场高度一致。中国政府反对“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的强盗行为,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反对美西方任何逆全球化的行为,提醒有关方面应当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慎行事。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声明表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006年加入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不仅表明了中国半导体产业融入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坚定决心,也表明了中国与全球同仁协同发展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决心。
中国半导体市场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与全球企业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多年来,中国的芯片进口远远大于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成为稳定国际产业链的“压舱石”、助推产业发展的引擎器。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出“两个呼吁”。呼吁全球半导体产业界、学术界“团结起来,捍卫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促进合作创新,持续为产业、为人类社会创造福祉”;呼吁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规则”“对于捍卫全球化理念、全球半导体产业价值观的外国企业,支持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健康运营”。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号召全体会员单位“精诚团结,坚决捍卫全球化产业链稳定;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发扬行业志气,繁荣产业生态,共创广阔未来。”
但我们应该看到,光发声,而不主动掌控行业话语权,不主动公关,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作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亡羊补牢有点儿跟不上脚步的味道。半导体行业协会更应该做的,除了精心协调布局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外,更应该主动对外国政府、外国企业发出警告和精准出击。只有这样,过一段时间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不会成为一滩软绵绵的任人宰割的存在。
治标不治本,用“三个反对”“两个呼吁”应对“芯片联盟”围堵,中国半导体行业也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艰难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