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邵阳 > 正文

院地合作!院士专家“智囊团”100多项建议成果助推重庆东站智慧枢纽建设

2024-08-13 07:19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建的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重庆东站),如何打造成重庆的城市门户和新地标?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把脉定向”——11名院士专家“智囊团”形成的100多条建议成果应用于重庆东站建设,助力重庆东站建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智慧枢纽。这是8月9日记者从“重庆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研究”结题评审会上获悉的。

  在建的重庆东站是交通强国试点项目,是目前全国在建最大站城景融合高铁枢纽,也是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按照“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报批、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的原则建设,形成“站即是城,城即是站”的站与城深度融合格局。其建筑面积123.14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5台29线,引入渝湘、渝万、成渝、渝昆、渝贵等高铁,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怀铁路等普速铁路,以及6号线号线号线等城市轨道线路,并配套建设了市政道路设施,实现了铁路、城市轨道、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在站内无缝衔接,乘客在换乘中心基本实现5分钟以内换乘。

  截至目前,重庆东站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全部完成,金属屋面安装已经完成90%以上,将于明年与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同步投运。

  “打造站城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的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大应用和具体实践。”中国地方铁路协会副会长、重庆铁路投资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汪钦琳表示。

  但重庆东站在站城融合建设方面面临铁路与地方配套交通设施,铁路及站房与城市管理的协同 ;综合交通枢纽与铁路和重庆相关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等一系列难题,这不利于实现枢纽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迫切需要国家级高端智囊团进行战略研究,由此院地合作启动。

  2023年10月,中国工程院正式立项“重庆东站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数字化智能化战略研究”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刘汉龙,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郑健等牵头,共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院、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铁路投资集团以及相关参建单位等专家组成总体和四个专项课题组。他们就如何提升国内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数智化水平,实现各类场景融合等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和全面评估。

  院士专家们多次实地调研,召开课题研讨会超50次,最终将形成的100多项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建议成果运用于重庆东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特别是完善了智能联程导航、票务服务、标识引导、综合立体换乘等设施,落实了北斗规模化应用方案,实现了交通感知网络与交通基础设施同步建设。

  如针对停车场和高铁物流场存在信息化盲区,提出按照设施设备分类分层管控进行补强;针对列车大面积晚点、突发大客流、各类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暴力恐怖事件等问题,采纳了30条设备联动控制策略等。

  “重庆东站开展的开创性研究,有效促进了站内铁路、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停车场、物业管理、节能管控,实现公安、消防、气象等6类20个系统互联互通,推动了重庆东站在站城景融合水平、旅客流量、数智化应用场景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院士专家得出如此结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 传真 举报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