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山东外贸整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山东省与共建国家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一带一路”伙伴在山东省外贸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发布会上,济南海关副关长张艺兵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7298.8亿元,增长7.2%;进口6266.7亿元,增长2.4%。
十年来,山东省与共建国家进出口规模由2013年的7450.5亿元攀升到2022年的1.78万亿元,累计增长152.2%,年均增速达到9.7%,较同期山东外贸整体增速高2.1个百分点,占山东进出口总值比重由45.5%提升到55.4%。今年前三季度,共建国家占全省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6.2%。
前三季度,山东省民营企业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06万亿元,增长8.1%,占同期山东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值的78.1%,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拉动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70.1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993.7亿元,分别占14.5%和7.3%。
前三季度,山东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对共建国家进出口8811.3亿元,增长6.5%,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65%。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571.3亿元,增长9%,占11.6%;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739.9亿元,下降0.3%,占20.2%。
前三季度,山东省对共建国家出口机电产品3305.7亿元,增长19.9%,占45.3%;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487.3亿元,增长13.6%,占20.4%。共建国家是山东部分优势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如山东84.9%的钢铁板材、89.5%的纺织织物、97.8%的苹果出口到共建国家。
前三季度,山东自共建国家进口原油2619.5亿元,占同期山东原油进口值的95.9%;进口成品油406.9亿元,占同期山东成品油进口值的99.6%。此外,山东76.1%的铝矿砂、88.8%的铜矿砂、96.6%的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自共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