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邵阳 > 正文

有关教研活动内容是怎么回事?

2023-02-19 13:20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但根据美国政府的一贯战略路线,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外,目的就是要刻意引导塑造一种全新的敌华意识形态,然后在这条错误道路上一直走到底。

  现在美方铺天盖地的舆论炒作,可以看成是一种纯粹战前的宣传。而在台面之下,美国也在不断进行着战争准备。比如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美国挑起的中美矛盾也在进一步升级,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摩擦和准备。

  为了对抗中国,美国不惜将周边地区国家也一并拖入中美问题,其险恶用心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久前,美军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维森前往台湾会见了蔡英文,这可以被看成是美国新任议长麦卡锡在兑现其竞选承诺前的某种试探。同时,它也是美国政府挑起新一轮地区反华浪潮的开胃菜。

  而戴维森在抵达台湾前,曾专门出席了日本自民党的演讲会,并且强调“我们(美日)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形势必须展示出能力、实力和意愿,让北京当局彻底相信,使用军事手段达到目标的代价过于高昂。”

  事实上,美国高级官员,特别是军方高级官员常与军工复合体有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对华鹰派,翻来覆去都离不开“以台制华”老几样。

  与以往不同的是,蔡英文政府这次也顶着压力再次配合美国进行战前宣传准备,目前已从大陆商品入手,开始严厉防范“中方统一意识形态宣传”,并迅速制裁了一波大陆螺蛳粉和大陆魔芋爽,这在两岸势力失衡后是很少出现的情况。

  这看似可笑的举动背后暗藏祸心,因为“台独”意识形态宣传所造成的既定事实已经证明,细节引导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是具有蝴蝶效应的,美台之间的勾连程度已经到了一种全新地步。

  可惜在这些细节方面的应对上,大陆暂时还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此外,美国针对南海的小动作也没有停过,比起台海方面的挑衅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近日美国军方进一步扩大了在菲律宾军事基地的使用权,根据美菲EDCA协议,这次新增的4个面向美国开放的军事基地中,巴拉望岛基地更靠近存在南海主权争议的南沙群岛,而吕宋岛基地则比较接近台湾。

  它们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可谓“醉翁之意就在酒”,连掩饰动作都不肯做一做了。要知道,菲律宾总统小马克斯大体上延续了杜特尔特的对华路线,但此前在面对英国媒体的采访中,曾极力否认重启美军基地一事。

  现在前后不到半个月,事情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美国方面的施压力度可见一斑。因为自阿基诺三世倒台后,中菲关系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南海地区的区域经济活动也因此得到迅速增强,菲律宾也多次承认从中国主导的地区贸易中获益匪浅。

  现在突然反水,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美国正在借菲律宾军政界矛盾,通过扶植亲美军界势力干扰菲律宾政坛的对华政策走向,继而搅乱地区既定规则,破坏南海周边稳定。

  新增的四个能够威胁中国台海和中国南海的前沿军事基地,意味着将菲律宾因为内部矛盾被动陷入了战争前沿,这对中国而言是一种掣肘。

  当然,由美国亲自下场进行的南海方面的挑衅也在不断加大,比如去年年底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美军机南海相遇事件。

  美方不仅公布视频,强调大陆战机几次超近距离贴着美国侦察机,还恶人先告状指责大陆飞行员“很不专业”。此后,美国更是在1月份先后出动了约64架次军机抵近侦察我国南海地区,此举明显是想要刺激中方。

  在中国方面就佩洛西事件关闭中美军方对话渠道,美军侦查机在失去了表达其行动目的的途径下依然表现的跃跃欲试,这证明在南海发生的、由美方主导的中美军机空中开火或空中撞机的概率正在显着增加,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

  但今时不同往日,假如中美军机在南海上空再出现一次相撞,处理结果还会和二十多年前一样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佩洛西窜台事件已经证明了中国内部民意不会轻易被消化,美国的所做所为中国百姓看在眼里,它已经成了中国集体荣辱观的一部分,这是相当严肃的问题。

  当初中国领导人就在电话中公开警告过拜登“十四亿人的民意是不可违背的”。这是一次善意的且必要的提醒,目的是要告知美国政府,在中美问题上玩火是无法得逞的,最终必定引火上身。至于拜登有没有听进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客观来说,中方警告美国的那句“民意不可违”,要强调得是 “中方合理保留对等反制手段”这一外交概念。

  现在已经不是炸了中国大使馆,撞了中国飞机,事后单纯道歉赔偿就能息事宁人的时代了。就像美军下令击落中国气球后,中方很快下令将在山东日照海域击落不明飞行物一样。

  毕竟家事国事天下事,如果中方不将对等原则贯彻到底,类似的恶性事件就还会继续发生,那样既无法给中国正在主导的地区秩序一个交待,也无法给中国国民一个交待。

  美国必须明白,随着民族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中国不可能在台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继续妥协,突破不必要的忍让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中心线。

  懂得承认他国的影响力是一种美德,更是维持国际领导力的智慧象征。但美国没有这样做,美国执意更进一步挑衅中国的想法,这才是真正的“逆势而为”。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遏制中国还是孤立中国,亦或是不承认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美国在该地区正在失去的东西还是会继续失去,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地区军事力量失衡恰恰是经济规律变化的其中一种,美国需要学会退让和尊重。

  理论上来说,美国能否再次伟大取决于美国如何顺应好时代趋势,就像欧洲各国正在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便车那样。美国新一轮本土化与金融化的平衡,同样需要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技术的帮扶。

  而一味选择恶化中美关系,绝不会让美国保持强盛,一个不懂得分享的国家,不懂得承认的国家,不懂得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把一切问题归咎给中国的国家,没有成为领导者的气量,终将被时代大势所淘汰。

  适合用在此处的形象例子,无疑就是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当时西方不承认中国对地区局势的影响,不顾中方警告悍然挑起朝鲜战争,结果十七国联军在朝鲜战场打得灰头土脸,最终和中方代表签署了停战协议。

  美国这才承认了中国的影响力,联合国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必须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这就是那个时期的时代大势,而美国逆势而为的代价就是在兵败朝鲜。

  现在我们正看到一些事实,那就是美国在煽动反华情绪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群众的强烈反美情绪。这种情绪以趋势状的形态不断攀升,且在2013年到2023年的十年间尤为迅猛。

  在经历过奥巴马时代的“重返印太战略”,以及特朗普时代的“中美贸易战”,再加上拜登的“印太框架”“科技封锁”等洗礼后,中国群众的普遍反美情绪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阶段。

  此前美西方对于中国体制有一个巨大的错误认知,觉得中国政府是一个独裁政府,通过压迫人民的意愿来制定国家路线。在着名战略学家基辛格与前联大主席马凯硕的两次对话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冷战后美国政府的某种对华认知障碍。

  美国始终认为中国和前苏联一样,存在严重的内部族群差异与阶层价值观隔阂,只要美国向中国施压到了一定程度,中国也会像苏联那样自行解体。

  但基辛格和马凯硕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古老文明,其划分敌我的集体判断力要远远强于其它任何国家,这样的文明是无法因为外部施压而解体的。

  相比之下,假如美国民意和中国民意经历同一次严峻的战争考验,失败的必定是美国。美国历史上每一次对外战争几乎都是虎头蛇尾,这源于美国内部的民意掣肘。

  美国的对外战略大多都没有正当性可言,根本经不起挫折。但中国现阶段对于美国的反制依旧立足于反对强权这一边,这就已经从民意正当性上超越了美国。

  还有一个必须要正视的事实,就是中国在本土及近海作战方面的军事优势是碾压美国的。美国政府一味的将中国宣传为“敌人”,但美国军队却没有击败这个“敌人”的能力。

  试问,真到了美利坚民意沸腾,控制不住的那一天,美国是出手还是不出手,如果失败了会怎样?答案是:“中国的民意和实力都不可违,而美国的民意和实力有所违。”

  总之,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都是不畏战的,也没有任何退路可言。纵观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都是不战则已,一战就要打出几十年的安定局面。民族复兴与时代大势既不可逆,也不能逆,更没有理由逆。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