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0号线三期采用众合科技完全自主研发的BiTRCON型CBTC系统的“玄同解决方案”,实现了国产系统和进口系统的“无感升级、互通互换”。BiTRCON型CBTC系统具备高可靠性、易维护等优势,通过列车控制自学习技术实现精准行车控制;采用多重冗余配置与多方位异构安全策略,显着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车地同平台设计与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众合科技提供的AFC系统延用成都轨道交通AFC系统三层架构,由线网中心系统、车站设备(自动售票机、日次票机、自主票务处理终端、自动检票机和票房售票机等设备)及车票组成,并接入MLC系统与智慧票务系统,全面支持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银行卡支付过闸,地铁、天府通二维码乘车,人脸识别过闸,交通部卡过闸等多种支付与通行方式,极大提升市民出行的便捷性与效率。该系统还在武侯祠站新增智能客服中心与智慧边门设备,以“小轻融”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服务局限,推动站内票务服务从“人工主导”向“智能自助”全方位转型。同时,武侯祠站AFC系统接入智慧车站统一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票务运营的智能化与协同化水平。
同步开通的成都轨道系统融合管控平台武侯祠站试点项目,由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众合科技联合打造。该项目紧扣《成都轨道交通绿智城轨发展白皮书》思路,基于“成都轨道系统融合管控平台与数智底座”构建,实现了30项智慧车站功能,为优化乘客服务、提升运营质量和维护效率提供了坚实支撑。
9月14日,“成都轨道系统融合管控平台与数智底座”专家评审会议在成都举行。经现场研讨与专业评估,专家团队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产品契合国家与行业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和自主化的发展趋势,立足行业核心业务和成都轨道需求,通过统一的多元融合数智底座,全面覆盖行车组织、乘客服务、运营管理、设备维保、应急处置等运营场景,实现了线路、车站智能化管控,经试点验证应用效果良好。该平台设计思路先进,总体架构合理,应用功能齐全,数据聚合共享,AI技术赋能,用户界面友好。特别是在既有系统融合、数据治理共享、管控功能提升、应用效益发挥等方面颇有特色,为城轨交通行业进入以运营为主导阶段的降本增效、既有线更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系统管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