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衡阳 > 正文

40年回响——《少年犯》与上海未管所一段无法忘却的救赎情

2024-12-10 07:15来源:互联网 点击:

  岁月的深处,监狱里的老物件静默诉说着过往。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和历史的痕迹,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们或许曾是囚犯的精神寄托,或许是民警严格执行法律的工具。它们的留存,让我们有机会窥见那些被高墙深锁、不为人知故事。通过这些物品的故事,我们得以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物件的故事》,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

  《少年犯》上映后,引起剧烈反响,该片反映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牵动着千百万父母、教师和社会学家、司法工作者的心。影片拍得极为真实,表演得又非常质朴,许多情节都催人泪下,获得了法制文艺优秀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等诸多奖项。

  未管所的照片档案册中收录了这样一段线年,为宣传党的劳改方针、政策、深圳影业公司来所进行《少年犯》影片的拍摄。影片由张良任导演,王静珠任编导,全部犯人演员均由我所少年犯担任。”

  影片镜头真正带领观众一起到了高墙里,看到孩子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服刑和接受改造的,从而引发人们思索社会、学校、家庭如何担负起责任,防止孩子犯罪。

  取景地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始建于1953年11月5日,原名上海市少年犯管教所,2007年1月18日改为现名,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对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国家机关。

  七十年来,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经历了九次搬迁的严峻考验。几代未管人将初办时仅有120间陋房,479 名押犯的未管所逐年建设成为集校园式和园林式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改造场所,并荣获部级现代化文明少管所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双冠称号。

  近四万名违法犯罪青少年在这里得到心灵复苏,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其中有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组织,有的走出所门又跨进了高等院校的大门,有的为抢救国家财产献出了生命,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几代未管人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以党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为宗旨,以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少年为已任,将一个个扭曲的心灵从噩梦中唤醒,将一名名少年引向“回春”之路。

  “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而将永远存在;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热泪。”

  未管所党委围绕上海监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强基固本、守正创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规范化”引领赋能未管所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沿着七十年的辉煌轨迹,续写上海未管工作的新篇章!

编辑:admin 作者:admin
  • Tag:
------分隔线----------------------------
推广信息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