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24日,革命转型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惨遭杀害,成为我党第一批被误杀的红军高级将领。袁、王的误杀是革命史上的一场悲剧,而悲剧的形成过程更是跌宕起伏。
1927年9月19日晚,前委会议否决了原来“取长沙”的方针,最终决定退守凭祥,上山当“山王”。此时井冈山是袁文才和王佐部队驻扎的地方,叛军不可避免地要与袁、王的两支队伍周旋。
袁文才和王佐是井冈山附近的武装部队领导人。他们感情深厚,被誉为“井冈山双雄”。他们独霸一方,以“劫富济贫”为目的,有着绿林英雄的习惯。
1927年9月27日,伟人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着名的三湾整编,部队缩编为一个团。10月3日,工农革命军到达宁冈县,这里实际上是袁文才的活动地区,所以两者肯定有重迭。
根据记载,原本有人提议对付袁文才和王佐的武装部队,以扫除前进的障碍。但伟人认为不能采取“大鱼吃小鱼”的吞并政策,想要与袁文才会面讨论上山的问题。
伟人历来尊敬那些傲视山林、锄强扶弱的绿林英雄。会议开始,前委赠送给袁文才100多支枪。在那个“有枪就是草王”的时代,伟人枪的恩赐令人信服。
1928年2月,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队正式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下辖两个营。第二营以王部为基础组建,袁文才任团长兼一营营长,王佐任副营长兼二营营长。昔日井冈山二人正式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两位勇将。
自1928年10月起,在王佐一手推动下,井冈山红军建立了红军医院和造币厂。造币厂全盛时期每天可以铸造500多枚银币,红军医院是当时江西条件最好的红军医院。可以说,王佐和袁文才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该文件规定,“武装起义前可以使用类似土匪的地方武装,武装起义后应解除武装,并予以严厉镇压”,埋下了错杀袁、王的祸根。
1928年冬,江西省委向井冈山送去六大报告。原匪首袁二人陷入危险。对于中央的决议,伟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准备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白鹿会议期间,一直与袁文才、王佐不和的永新县委王怀、宁冈县委龙超清,以服从为由,提出罢免袁、王和袁、王。该决议的精神。主张杀害袁文才和王佐。他认为袁、王和袁、王为革命做出了贡献,都有功劳。
经过伟人的反复努力,会议最终决定不杀袁文才和王佐。但当保护他们的伟人率领大军离开井冈山时,原本清晰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1929年下半年,时任湘赣特委主任彭清泉视察湘赣边境。期间,他们听取了当地代表龙朝庆和朱常燮的意见,认为袁、王已经失控,想要用武力解决袁文才和王佐的武装。
1930年2月22日晚,彭清泉盗用伟人之名,写信给袁、王二人,同意各部在永新县合编,晋升为六纵三纵队。红军。袁、王二人接到信后欣然接受命令,率兵按时前往永新。
24日拂晓,早已伏击的红五军包围了袁、王的部队。与此同时,特委派出的红卫兵也到达指定区域,杀死了熟睡中的袁文才。王佐听到枪声后急忙骑马逃跑,但不幸与马一同落入河中,最终淹死在东关湖中。
袁、王的误杀直接导致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丧失。1930年3月下旬,以妻子、叔父谢娇明为首的袁文才系和以弟弟王云龙为首的王佐系联合向湖南、江西省政府发出“反对红军的电报”,从而使井冈山沦为敌人。手已经19年了。
据井冈山时期老兵回忆,当袁、王和袁、王被杀的消息传开时,伟人曾表示,“这两个人被误杀了,这不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