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山东7月5日讯 近年来,济宁泗水县泗河街道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严格部署,多措并举,高标准规划,积极引导辖区居民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谱好移风易俗“四部曲”,奏响文明乡风“主旋律”。
一是强组织、建队伍,移风易俗“开好头”。成立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分管负责人-服务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选村里有影响力、号召力、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红白理事会,将组织架构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保障村民知道找谁办事、在哪里办事、怎么办事。街道17个行政村、5个城市社区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街道辖区内划分129个网格,由村、社区有威望、负责任、公正心强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担任网格小组长,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办。
二是有阵地、广宣传,移风易俗“都知晓”。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儒学讲堂等文化活动阵地,让广大群众“闲有所去,去有所乐,乐有所益”。组建广场舞队伍、民间老艺人队伍等传播新时代新思想,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设置红白理事会办公室,将各项章程进行公示,组织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理事会对村内红白事实施全过程监督,指导红白事事主按照标准和程序办理。今年来,街道已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80余次,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栏20余个。
三是树典型、强示范,移风易俗“展活力”。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移风易俗示范户”等推评活动,大力宣传好儿媳、好婆婆等典型人物事迹,以可敬可学的标杆典型,激发村民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引导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身示范的同时,督促包辖区内的党员普通户、群众户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来,组织开展“星级文明家庭”评选、“好媳妇 好公婆”评选活动20余次,评选出街道好婆婆123名、好媳妇132名、“星级文明家庭”105户。
四是创机制、引争优,移风易俗“保长效”。将“志愿+诚信”积分兑换超市引入乡村治理,采取行为量化方式,以积分的形式鼓励村民们改变陈规陋习、摒弃不良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评选活动情况纳入积分制度,激发村民争先创优意识,让村民成为培养良好家风、淳朴乡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文明乡风既有“分值”更有“价值”。目前街道辖区17个行政村、6个城市社区每月组织1次积分兑换活动,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70余次。(通讯员 周敏 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