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是我不帮忙带娃,而是亲家母主动要求帮女儿带娃,还说,自己的女儿自己心疼,这样还没有婆媳矛盾。
其实,这些我都觉得是小事,只要年轻人能够踏实安心地过日子就行,看不看我无所谓。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刚到儿子家的第二天,儿媳就在饭桌上跟我说:
“妈,你跟着我们居住养老,就每月给我们3000块钱生活费吧?我妈在我这里的时候,也是每月资助我们3000块钱的。”
我不知道别人做婆婆的到儿子家帮忙,是不是也跟我一样,被儿媳说成是去她家居住养老。我听完儿媳的话后,有些生气。
“首先,我不是来你家居住养老,我是被你们请来帮你们的;其次,我在你们家帮忙接送孩子,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是否会给我工钱;第三,如果你执意要我出生活费的话,麻烦你先把这套房的房租付给我好了。”
儿媳听完后,生气地说了句:我妈在我这里不仅帮忙带娃、做家务,还贴补我们生活费,你来了,不给生活费,还要工钱和房租,有你这样的婆婆吗?看你老了谁管你?
我也不说话,该吃饭吃饭,该送孙子上学了,我就带着孩子出去了。坐等出差回来的儿子再说,这样的儿媳到底是咋想的呢?
儿媳家就她这么一个孩子,亲家两口子是老来得女,所以他们的岁数比我大十来岁,对儿媳也是一直宠着,惯着。
儿子家的房子是我们早就买好了的,当时儿子还没有大学毕业,所以写的是我的名字。儿子结婚时,儿媳要了30万的彩礼钱,就没有说房子的事情。
所以,这套房子在我名下,如今他们居住,我来帮忙还要我交生活费,真不知道儿媳这脑回路是不是出问题了,我不跟她要这些年的房租就不错了。
一周后,儿子出差回来了。我问儿子生活费是怎么回事?儿子跟我说,当时他丈母娘每月会给儿媳3000块钱,说是在我家的生活费,还说,在哪儿都要吃饭,所以,这就成了儿媳的惯例,谁来都要给她交着3000块钱的生活费。
后来,儿子说他们几年前贷款买了一套三居室带院子的房子,买在了最高点,所以房贷很多,家里又是两个儿子的开销,儿媳就经常说儿子没本事,结婚这么多年也没有自己名下的房子。
我思考了很久,如果我现在把这套房子过户到儿子名下,儿媳肯定还会说其他的,不如就这样待着,等到我晚年的时候再说,反正我还年轻,着什么急呢?
儿媳自从儿子出差回来后,总是阴沉着脸,下班后也不再主动进厨房了,等着我去买菜做饭,有时还自言自语地说,反正一屋子都是你们家人,她自己在外面吃就可以了。
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儿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到最后,我的房子和积蓄还不都是他们的吗?为啥这样急吼吼地提前让老人给钱呢?
身边有个姐姐的儿媳,嘴巴特别甜,整天把姐姐哄得开心死了。姐姐不仅给钱,出力,还主动把房子都过户到他们名下。
很多婆婆只把自己的房子过户到儿子一个人名下,可这个姐姐却被儿媳哄得开心,坚持把房子直接过户到儿媳名下,自己只保留居住权。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太会啃老了,嘴巴好使的,既不用那么打拼,又能够得到老人的财产;而那些嘴巴不好,心眼又多的儿媳,往往是费力不讨好。
都说“养儿防老”,然而,真实的生活却是,老人辛苦一生,不过是为了晚年能够拥有亲情陪伴。可这份亲情的陪伴却需要老人付出自己的所有,包括时间,精力,以及财力。
很多时候,在老人的心里,只要子女过得幸福安稳,自己受些委屈也无所谓。真的是这样的吗?老人晚年所能依靠的是什么呢?不过是子女的良心罢了。
有良心的子女会想到自己的未来,用真正的孝心对待老人,而没有良心的子女只会享受自己的生活,反而觉得父母给予自己的太少。
这大概是世上最心酸的事情,父母拿出一切抚养子女,等到晚年却被子女嫌弃,只能看着子女渐行渐远的背影感叹。
所以说,人到老年,还是要学会好好爱自己,偶尔的薄凉自私,不是因为真的不帮扶子女,而是真正活明白了,晚年的路,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健康,以及兜里的金钱。
我觉得刘姨做的对,面对感恩的儿媳,我们可以做到俩好合一好,面对不知感恩的儿媳,也不必给她面子,立刻走人,过好自己的晚年,依靠自己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