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心中,他们划分了孩子的界限和地位。有些孩子深受父母的疼爱,父母也不能太偏心。而有的孩子被父母忽视、冷落,不管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或者说,孩子越孝顺,父母就越容易让他失望。父母眼中看不到孝顺的孩子,他们只看到自己喜欢和偏爱的孩子。用孝顺的孝心去资助自己喜欢的孩子,这就是父母所说的劫富济贫。
小乐万万没想到,一向偏心的婆婆竟然会放过哥哥和嫂子的孩子,专心照顾她的坐月子和育儿。婆婆的善举让小乐特别感动。
虽然婆婆只带小乐的孩子半年,但小乐每个月还是孝敬婆婆2000元的生活费。婆婆一上门,就要求每个月2000元的辛苦钱。那个时候小乐心里一直在嘀咕着不满,婆婆真的一点都不客气。
当婆婆顺利服完月子,主动留下来帮忙照顾月子时,小乐对婆婆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辛辛苦苦不愿意给2000块钱,到小乐主动把2000块钱给了婆婆。甚至在婆婆回老家后,小乐也没有阻止那2000块钱。
对此,原本紧张的夫妻关系也得到了极大的缓和。因为老公觉得小乐虽然心胸狭隘了点,但是还是懂事孝顺的。原本不愿意上交的工资卡,现在都交给了小乐保管。
老家的生活比较简单朴素,小乐每个月给婆婆2000块钱,婆婆也不是什么大手笔的男人,有了这2000块钱,生活一定很好很安稳.
但小乐的乐观终于让她第一次看清了人性。婆婆回去半年后,小乐也孝敬了婆婆半年。再加上丈夫一直吵着要回老家看望父母,小乐开心地带着孩子去了。
老公有些生气,认为小乐故意表里如一,表里如一。每个月的2000块钱不会在他妈手里,不然他妈也不用打零工挣一点生活费。
小乐不肯背锅。她每个月按时给婆婆汇回2000元,都有转账记录。小乐质问婆婆,让她在儿子面前替自己说话。结果婆婆犹豫了半天,就是不肯说。婆婆扭曲的外表让丈夫认为小乐是自私的。
小乐不敢相信,逼着婆婆说出原因。可小乐越逼她,婆婆就越不吭声。而这一切,夫君看在眼里,伤在了心上,对小乐意见很大。
03. 见到大哥大嫂,才知道取钱的已经不是婆婆了。直到所有人都散去,她才转身回去找婆婆,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只见刚才吵架躲得远远的大哥大嫂正站在客厅跟婆婆说话,声音越来越大:一个月两千太少了,让你小儿子一个月给三千,你两个宝贝孙子都得上重点小学。没有钱,寸步难行。你儿子是个窝囊废,根本靠不住。
嫂子嚣张跋扈,屋里却无人敢反驳。连大哥都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更别提在大儿媳妇面前胆小怕事的婆婆了。
直到现在,小乐才发现,这一年来自己寄回去的每一分钱,都没有进婆婆的口袋,而是直接被嫂子给抢走了。想到帮小舅子养了一年多的儿子,小乐心里就火冒三丈。
小乐没有进去,转身就走。从此,她为婆婆省下了每月2000的生活费.即使后来婆婆多次打来电话,哭着诉苦,小乐也从未心软妥协。
老公劝她算了,钱都给父母了,父母想花谁就花谁,反正能尽孝尽孝。但是小乐不愿意。她可以陪老公孝顺公婆,却不会陪老公养弟弟嫂子一家。丈夫要孝顺,可以带上公婆来家里住。至于钱,她坚决不给了。
从此之后,小乐每次回公婆家,都只买一些公婆用得着的东西和吃的。至于每次婆婆诉苦,被大儿媳折磨,小乐都只是听着。婆婆的偏心,把她所有的孝心都折腾掉了,不想给别人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