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黄浦“一街一路”建设又传来好消息!位于五里桥街道的汝南街,以“橘”为主要元素,经过功能性、文化性、观赏性、趣味性等多维度的综合优化提升后,实现了精彩“蝶变”。
市中心的这条老街——汝南街,如今正变身为颇有特色的“小橘巷”,美观干净的街区环境、趣味性丛生的友好型街区、充满艺术和烂漫色彩的橘式生活氛围,汝南街的故事正全新打开,在“橘”风中,三餐四季,细水长流,居民们正在这里邂逅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汝南街,东起制造局路,西至局门路。这里是市中心的老式居民区,居民多是老住户,邻里熟稔,生活气息浓郁。
此次“一街一路”建设中,在尊重和顺应现状的基础上,以轻干扰设计为主要策略,顺应现场,不做大改大造,而是以现场存在的问题作为着力点,以创意更新的形式,赋予街道新的功能及活力,打造成美丽街区。
汝南街的改变,首先从街区的“面”上景观开始。走在现在的汝南街上,你会发现,连行道树树池也带有“橘味”。设计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前期的走访调研中,他们观察和了解到原有的透水砖较为陈旧,破损处较多,高低不一的不规则石块对市民日常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影响。
为此,他们以适合街区整体基调的石材作为设计材料,以浅灰色的花岗岩对其外围进行围边设计,用深灰的花岗岩作为树池内砖铺设,围边的设计,深浅的色彩搭配,从视觉体验上给人一种干净简洁的舒适感,打造简洁美观的地面景观。
同时,在树池的铺装中还融合了一些“小心思”,提取“橘”的橘子形象元素,并结合“橘 orange”,“江南制造”的文字样式,将文字与形态的设计融合在树池内砖的铺装中,并且在每一个树池中都标明了“小橘巷”的字样,从细节中点名“橘巷”的主题寓意,让市民可以在街区慢行的每一帧中,都能感受到“橘巷”的氛围。树池的设计,在解决功能性的同时,提升了观赏性,营造出“橘”式文化氛围,打造成街区文化名片。
除了树池,街区很多陈旧的墙面、墙面导视牌、艺术门牌,以及投影灯照明设计,都经过创意设计,发生了全新的改变。以“橘”为主题元素,通过最小干扰的方式,让街道景观焕然一新。
在汝南街靠近局门路那段,是餐饮聚集地,人流多汇聚于此。日常中,市民饭后,总喜欢站在饭店门口抽上一根烟,然而街道上因为缺少烟蒂收纳装置,让市民的烟蒂无处安置。
为了方便市民使用需求,也为了更好地打造和谐美丽街区,此次升级改造中在该路段增设了具有文化设计的烟蒂装置,满足市民各种不同行为下(坐或是站立)的吸烟及其它使用需求。
记者看到,设计以橘色作为主色调,座椅是金属空心设计,并在椅背上设计“镂空”样式“大橘大利”文字,从色彩,文字,图案等多方面作“橘”文化设计,营造温暖的体验氛围,将美好寓意传递给每一个使用者。
除了烟蒂装置,连街边的座椅都有了“文化”元素。在汝南街餐饮集中的路段,增设了可以供市民休息的座椅。该地段除了邻近各餐饮店铺,同时也邻近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因此,座椅的设计,不仅是为来此就餐的人们提供休闲需求,同时也为步行的市民、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们等人群提供方便,让他们可以在此休息停留。
记者看到,设计以橘色作为主色调,座椅是金属空心设计,并在椅背上设计“镂空”样式“大橘大利”文字,从色彩,文字,图案等多方面作“橘”文化设计,营造温暖的体验氛围,将美好寓意传递给每一个使用者。
此外,在街区两侧,还有以“橘”谐音梗“大橘已定”和“橘星高照”打造而成的休闲座椅,并在座椅处设计助老扶手的为老服务装置,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使用功能,将街区营造成宜人、亲人、暖人的街道休憩空间。
如今,在汝南街这个“小橘巷”里,无论白天黑夜,这里正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街区面貌,让每个走进的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橘式”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