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大数据测算,截至元旦假日第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
哈尔滨拿出“掏家底儿”的态度迎接游客,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尔滨”。一声“尔滨”,可亲可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拉高了冰城的“温度”。
在东北,来客(qiě),是来客人的意思。为了招待冬日来客,哈尔滨下足了功夫。游客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哈尔滨就用无人机升起人造月亮;怕大家冷,广场建起了“温暖驿站”;连冻梨、冻柿子都开始切片摆盘,变得精致起来……热火朝天的“冰城”捧出一颗真心服务游客,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份宾至如归的舒心。
真诚待客永远是最硬的招牌。哈尔滨“火”的不仅是美食美景,而是当地人表现出的善意、城市营造出的“家”的氛围。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客,还有什么比感受到“家里人”的关怀和体贴更让人心动的?
这个冬天,“南客北上”屡上热搜,光彩夺目的北方冰雪游看得不少人心动不已。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哈尔滨这个北方城市是与众不同的。不同在它的“土”,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土味香浓实惠”的东北特色菜,欣赏到乡土气息浓厚的民俗文化、地方特色;不同在它的“鲜”,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浪漫鲜活,特立独行的异国建筑新鲜独特,东北人特有的幽默鲜明生动……
留住“土味”,留住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与灵魂,不断提高“鲜味”,则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当鄂伦春族同胞带着驯鹿出现在哈尔滨街头与游客互动,东北“老铁”借助互联网发出热情邀约……网红城市“尔滨”来了。
延续了去年假日旅游人潮涌动,今年人们旅游出行的热度丝毫不减,冰雪旅游热度更是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冰雪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26%,哈尔滨、长春、乌鲁木齐、张家口等是冰雪游热门目的地。“走滑冰去……”这个冬天,滑雪、溜冰等从小众运动走向大众日常,更成为一种社交性拉满的消费潮流,人们的冰雪热情被尽情释放。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众多北方城市抓住这波热潮,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开发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除了哈尔滨,辽宁推出“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冬季主题系列活动百余项,将冰雪温泉、民俗文化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北京发放3万张冰雪消费券,助力激发节日消费活力……游客的消费热情与各地多元供给来了一场双向奔赴,碰撞出热气腾腾的“雪花”“冰花”。
其实,让哈尔滨出圈的这把“火”很简单——让游客行得顺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留得下来。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