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民众而言,“高大上”的立法总透着几分庄严、神秘色彩,似乎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这十年,上海市民群众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是,立法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据中国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显示,这几年上海的立法综合排名均靠前,其中在“立法信息公开”和“立法参与”等方面得分名列前茅,在民主立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这一指数的背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上海地方立法中的生动演绎。这些年来,上海积极创新民主立法的方式,不断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在立法过程中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人民与立法的距离更近了。
这些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的旁听席上多了不少陌生的面孔。走进这个庄严肃穆的会议厅的有各级人大代表,亦有各个行业领域、各个年龄层的普通市民。2020年11月,来自田林街道的孙巍宁旁听了一场《上海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草案)》的审议。“以前只是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哪个法条通过了,但它是在什么环境下通过的,是以什么样的程序通过的,都不了解。”孙巍宁直言,自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现场体会到了强烈的‘仪式感’和立法工作的‘神圣性’,无形中对法规更加尊重了。”
更多市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这一桥梁接触到法规草案。这几年,法规征询的范围在扩大,每个地方性法规草案都要听取市人大代表意见,一些重要的法规要征求三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再由代表下社区听取选民的意见。《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炉就是充分听取民意的过程。彼时,800多名市人大代表、1万多名区人大代表带着草案下社区。据统计,代表听取市民意见近2万人次,发放了3万余份调查问卷,走街串户中他们听到了各种声音,支持和赞成立法者众。
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已开了大大小小数百场立法座谈会、征询会。有了这部“立法直通车”,当地居民家门口的声音被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有人由衷感言,“民主是有获得感的,我们提出的立法意见被尊重,有价值的意见被采纳,就是证明。”下转3版(上接第1版)
“企业的迫切诉求、居民的街谈巷议,现在都有了直通立法机关的渠道,我亲测这绝不是形式主义的走过场!”在此之前,70多岁的周宏发从来没有感到自己与法的距离如此之近。2020年11月初嘉定工业区裕民社区举办《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在这部与上海数百万老年人休戚相关的“基本法”中,因为周宏发提出的一个建议,第十六条的表述与草案原文有了变化。“字字千钧的法条中,我的一点建议能被听见并且被采纳,全过程人民民主果然真实可触。”
去年,上海首部公共空间立法《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就备受关注。参与立法调研的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回忆,“当初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养宠者提出最好能有遛宠物的小天地,滑板青年想在滨水旁一展身姿,大妈们渴望在河边跳广场舞……而反对在滨水空间遛狗、玩滑板、跳广场舞的声音也很多”。
2021年5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立法调研座谈会时,各种意见都有。”参与立法调研的洪程栋代表说,有人支持规定不戴头盔违法,也有人质疑“这处罚得过来吗”。彼时,“困在算法里”的快递小哥正引发关注,骑手送餐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谁来负责?有人认为快递小哥自身有责任,也有人认为平台的责任更大。
“立法必须凝聚最大社会共识,因为这关系到千百万市民的切身利益和行为转变。”阎锐说,市人大不厌其烦地开展调研、走访、座谈,足迹遍布上海的街巷里弄,还跑到其他城市取经。交谈者覆盖各行各业各类群体——政府部门、一线执法单位、企业、专家、律师……市人大还专门走访征求了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快递小哥的意见。立法者认为,在这部法中,维护公共安全、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诉求的。果然,这部法规实施首日,佩戴头盔的市民就增三成,法规的导向作用令人欣喜。
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