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下午,在湖南的一家医院,来了一名农民打扮的老妇人。她是来看手疼的,手臂早年受过伤,留下了后遗症,每到刮风下雨天就疼得特别厉害。
老人拄着拐杖,导医台的护士看到老人步履蹒跚,赶紧上前扶住了老人的手臂,因为疼痛,老人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护士问了老人想看什么病,老人说自己手臂的骨头疼得厉害,护士搀扶着老人,将她送往了骨科科室。
医生让老人坐在椅子上,仔细询问了老人的病情,后让老人给他看一下手臂。当老人摞起衣袖之后,医生吓得站了起来,只见老人满手臂都是纵横交错的刀痕,还有两处伤疤看起来像是弹孔,挖掉肉的地方都凹陷下去了。
医生借故离开了一下,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纯朴,十分支持公安机关的工作。这个医生联想到老人的名字,他感觉也是一个化名,而且再结合她手臂上的刀痕弹孔,他觉得老人可能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
越想越怕,这个医生赶紧拨通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而且他在电话中详细描述了老人的伤处。公安民警觉得普通人的手上是不可能有弹孔的,在认为老人可能是逃犯的情况下,出警十分地迅速。
老人在面对民警的时候并没有害怕,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问民警为什么要来找她,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民警问她手上的刀伤是怎么来的,老人突然变得沉默不语起来。
就在民警打算带她回派出所的时候,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袋子里面装着她带的一些零钱,还有身份证和一张红色证件。
老人用双手把红色证件递给了公安民警,民警查看之后大吃一惊。两位民警站正了身子,立正向老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老人也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回了一个因手疼而不够标准的军礼。
自此事之后,老人的身份才被人所知晓,原来她是一位抗战女兵,抗战结束后,她和丈夫回到了家乡务农,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自己抗战的经历,也没有给国家增添任何的负担。民警的到来也让她十分意外,也让这位抗日女英雄再次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截至2015年5月,银金花是永州市仅存的一位抗日英雄,而且也是当年永州市唯一的一位参战的抗日女兵。
银金花1912年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她的爷爷是北方人,为了逃避北方常年的战乱逃到了河南漯河,后在此地开枝散叶。在爷爷的经营下,银金花的家族已经有了42口人,一家人四世同堂,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大户人家。
银金花的爷爷学过一些功夫,他在银金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她一些武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银金花也练就了一身不俗的武功。本来如此幸福美满的一家,却在一夜之间家破人亡。
1937年卢沟桥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日军很快就攻陷了我国的东北地区,然而随着国民党的屡战屡败,战火很快蔓延到了河南漯河。随后的几十年,中国的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
1938年8月12日,日军9架飞机呈品字形飞过漯河上空,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对漯河火车站以及附近地区进行了疯狂的轮番轰炸。一处仅仅400米大小的地方就炸死了200多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银金花一家当时也被日军轰炸过,家中的很多人都被炸死了,剩下来的人也都没有逃脱日军的扫荡,最终只剩下了银金花一人在四处流浪,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日军轰炸后的场面简直是骇人听闻,大地之上一片狼藉,受伤还活着的人痛苦地哀嚎。银金花老人说:“很多人都被炸得面目全非、残肢断臂落得到处都是,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了。”
后来日军占领漯河之后,四处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银金花回忆:“当时的日军残暴地杀害老百姓,他们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放过,见人就杀,遇到漂亮的姑娘还会受到他们的侮辱,然后杀掉。他们用大刀砍,用刺刀刺,用枪杀,当时的漯河简直是人间地狱。”
最令人愤怒的是日军竟然以杀人为乐,他们之间比拼谁杀得更多。日军把老百姓跪绑在河道边,他们举起手中的屠刀,向无辜的老百姓身上招呼。银金花老人颤抖地说道:“河道里面的水变成了鲜红的血水,河面上到处都飘着遇难的人,河道口都被无数的尸骸堵住了。”
当年日军在我国制造的惨案至今依然历历在目,无数的革命烈士前仆后继,用了14年的时间,才最终把日军赶回了海上,但是历史依然需要铭记,现在美好的生活是先人们用命换来的。
年仅24岁的银金花一夜之间遭此巨变,她已经是举目无亲。银金花开始跟很多和她一样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浪,主要是依靠乞讨和政府的救济维持生活,银金花一度流落在重庆和长沙的街头。
后来,长沙市来了一些国民党军人,他们在四处动员老百姓参军入伍。银金花也想去当兵,因为她知道只有当兵才能让她报亲人被杀的血海深仇,也能让她给抗日救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银金花报名参军的时候,招兵负责人看她是一个女的,不愿意收她。银金花十分不服气,她气愤地对人说道:“你们当兵是打日寇,我当兵也是为了打日寇,难道报仇还需要分男女老幼吗?不信的话我们比比看,如果我赢了,你们就让我当兵。”
当兵的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听到银金花的挑衅,立马就忍不住了,感觉银金花好像瞧不起他们一样。一个战士站起来要和她比试一下,结果刚刚摆好架势就被银金花一个扫腿打倒在地。招兵负责人看银金花是一个练家子,例外收留了她。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一般的女兵都是负责后勤以及照顾伤员的工作。因为银金花有着一身的好武艺,在她入伍之后,军队干部并没有将她安排到后勤和医疗队,而是让她和其他战士一样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银金花刻苦学习射击、搏击、格斗和各种对敌作战经验,很快银金花就学成了一手好枪法,她也和其他战士们一起上前线杀敌。背负着血海深仇的银金花,对待敌人是毫不手软,很快她就被升为了班长,在部队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随着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继东北和华北的先后沦陷,日军开始染指湖南,很快就打到了长沙,1939年9月,长沙保卫战爆发。
对于整个战局来说,长沙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当时的交通枢纽城市,更是后续部队的补给中转城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部队粮仓。
如果长沙沦陷,军队的粮食补给和后续兵源招收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国民政府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现在这般迫切地希望能守住长沙。
当时的日军在和苏联红军的战斗中刚刚吃了败仗,日军第11集团军总指挥瓦岗宁次希望能通过长沙一战提升士兵的士气,进一步打击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所以长沙保卫战打的是异常的激烈。
瓦岗宁次集结了10万余人的军队,他指挥日军从江西北、湖南北、湖北南三个方向进攻长沙。银金花所在的班也被安排到了抗日前线,同敌人进行殊死决斗,银金花觉得自己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
银金花的小队被安排了游击增援的任务,银金花带着小队躲进了长沙城外的深山老林,利用日军不熟悉路况的原因,他们朝着日军一直放冷枪,对日军的行程和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为部队成功守住长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湘北地区,国军第9战区和日军第11集团军隔着新墙河一直在对峙着。国军派出了第9战区11个军共计30个师参战。而日军主要采用钳形战术和国军战斗,给国军造成了很大的损伤。两军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很快第二次长沙保卫战爆发。
在战争爆发时期,银金花和战友们一起在流经漯河市的浏阳河区域布防,准备应付接下来惨烈的战斗。留在布防的时候,一大股日军突然出现在了银金花所在的区域,国民党军很快就和该股日军打起了遭遇战,战斗中银金花一人空手搏杀了7名日军,此战让银金花一举成名,成了部队里人人称赞的巾帼女将。
战斗打响之后,银金花带着整班的战士躲在战壕里面和敌人交火,敌人的炮火十分地猛烈,银金花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身旁的机关枪手被敌人的榴弹击中,英勇牺牲了。银金花没有丝毫犹豫地端起机关枪,对敌人进行了猛烈地扫射。
突然一个战士跑过来报告:“班长,不好了,我们的弹药库被日军的迫击炮炸掉了,目前战士们的弹药都不多了。”
银金花听得一惊,前面是徐徐抵进的大股敌军,后面将是即将弹药粮绝的战士们,但是阵地不能丢,他们的背后就是长沙城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还有祖国的大好国土。
很快机枪的子弹就打完了,银金花开始拿出手枪还击,很快她就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地上丢下了整整10个弹夹,银金花手酸的已经抬不起来了,身边的战士拉着她撤退:“班长,我们快撤吧,敌人的炮火太猛了,留下有用之躯,下一个阵地我们再打。”
银金花挣脱了,她大声说道:“我们不能撤,如果我们撤了,敌人借助防御工事,会给后面的战友带来更大的伤亡,即使我们牺牲了,也要给后面的战友拖延一点时间。”
随着敌人的一次次冲锋,战斗从白天打到了黑夜,国军的枪声开始变得稀稀寥寥,日军逼近阵地外围,日军指挥官发现这队顽强战斗的小队已经弹尽粮绝,他下令全部停止射击抓活的。
银金花和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这场白刃战打得无比的艰难,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地倒下,银金花悲愤交加。再加上她自己也已经没有太多的体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牺牲。就在大股敌人向她扑上来的时候,她幼时学习的武术帮上了大忙。
后来据银金花老人回忆:“当时围攻我的日军有8、9个,有一个日军看到我个子很大,却是个女的,那个日军特别地惊讶,他怪叫着向我扑来,想俘虏我。在他扑来的一瞬间,我转身给他一个侧踢,结果把日军踢滚到了山坡下面。”
银金花在日军的队伍里坚强地战斗着,爷爷年少时候教她的武功派上了大用场。这一战银金花拼杀了7名日军,而她自己的手臂上也留下七道刀伤,纵横交错深可见骨。后来一颗手榴弹在银金花身边爆炸,银金花被埋在了沙土下面,脑袋上也中了流弹。
银金花被救出来后送到了医疗队救治,她昏迷了三天三夜。医生都觉得她已经没有了生还的可能,但是最终还是抗战的信念让她挺了过来。醒来之后护士告诉她手腕严重脱臼,手臂上的伤口很深。
后来银金花一直在后区养伤,这也是导致她没有参加第三次长沙保卫战的原因。后来银金花老人说:“我躺在病床上最关心的就是日军有没有打进来,恨自己不能继续上阵杀敌,不能为家人们多报仇雪恨。”
从战略上来看,国军的伤亡远远高于日军的伤亡,对后续国军的实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战局上来看,三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大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士气,成功地阻击了日军向西南地区长驱直入的企图。
长沙保卫战的胜利全面提高了国民抗日的热情和信念,也对后期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身体康复后的银金花继续随大部队转战多地,由于第9战区的国军主要是负责阻击和拦截日军南进,所以银金花时常要跟着部队急行军。银金花老人回忆:“急行军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背着60斤左右的东西,有一次急行军,我们大半天就跑了50公里,很多战士们的脚底都起了水泡,但是大家都没有任何埋怨。”
在一次行军的过程中,银金花的手臂上再次添加了一道伤口。那天部队刚刚经过一座山,由于日军的连续轰炸,山体已经十分脆弱。银金花老人说:“我当时在大部队的后面,突然听到头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抬头一看,一块大概有脸盆大的石头掉了下来,当时我本能地侧了一下身子,用手臂挡住了头部。”
后来这一块大石头落在了银金花的旁边,而她挡头的动作救了自己一命。但是银金花的手臂上被巨石划拉开了一条五厘米长的大口子,鲜血直流。
后来在部队里面银金花认识了一个叫周榜辉的战士,而周榜辉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过银金花一人杀7日军的事情,他也很好奇金银花到底有什么本事。
在一次急行军中,周榜辉遇到了银金花,看到银金花英姿飒爽的样子,他十分震撼。后来周榜辉在生活中常常照顾银金花,而银金花也在这种照顾中感受到了家人的感觉。很快他们就陷入了爱河,周榜辉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漂泊半生的银金花一个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再次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但是遇到了美军的疯狂阻击,被打的是节节败退。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造成了日本大量的平民和士兵死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银金花和爱人周榜辉放弃了在部队深造的机会,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们感到了疲惫,既然日军已经退走,他们希望能回到家乡过没有战争平平淡淡的日子,银金花选择了和周辉榜回到了周辉榜的家乡湖南省宁远县天堂镇岭脚村。
曾经徒手斩杀7名日军的巾帼女英雄选择了解甲归田,在和丈夫周榜辉生活的日子里,银金花和周榜辉从来都不说自己参加过抗日战争的经历,一直隐姓埋名地生活在乡下农村里。
建国后的前几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太好,银金花和丈夫的日子过得也一样清苦。银金花时常上山挖野菜给家人充饥,但是依然是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但是银金花很满足,因为抗战时期的日子比这还艰苦,现在的日子要珍惜,因为是无数战友的牺牲才换来的和平安稳。
后来国家好了一点,当地政府开始陆续给抗日老兵提供一些补贴和救济,村干部在询问登记姓名的时候,银金花和丈夫绝口不提自己参加过抗日战争,当时他们的想法就是国家还很困难,自己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还过得去,所以不能给国家增添一丝一毫的负担。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了她的头上,1991年银金花的儿子因为车祸意外去世,已经79岁的银金花晚年丧子,她变得沉默寡言,终日以泪洗面。后来家人时常陪她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村里的一个干部在听到银金花描述的抗日情形时,他觉得银金花肯定当过兵,不然不可能知道得那么详细,在百般询问之下,他得知了银金花的真实身份。
知晓银金花的身份后,当地政府多次提出希望能给她抗日老兵的优待和福利,但是这些都遭到了银金花老人的拒绝,她说:“我都已经是土埋脖子的人了,我不需要什么待遇,你们把这些钱用到国家的建设上面,不要用在我这个没用的老婆子身上了。”
2012年的银金花已经年过百岁,政府告诉她中国已经十分富强了,再也不会受到敌人的欺辱了,所以要她无论如何也要同意领取百岁补贴,老人的补贴金后由老人的家属帮忙代领了。
银金花老人的家属说:“奶奶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除了眼睛有一些白内障,看东西不是太清晰,耳朵有一点背之外,她的身体一直很硬朗,阴雨刮风的天气手臂也有一些疼,需要我们用热水帮她捂着。有时候天好的时候还会去地里看看,还能自己做饭照顾自己。”
银金花老人满手臂的弹孔刀疤让医生看得心惊胆颤,我们能感受到她当年经历了何等险死还生的局面。如果不是民警的到来,银金花不可能拿出自己的证件的,这样一位老人的故事也就不会被大家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