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印江自治縣刀壩鎮玉龍山上,近100名務工群眾正在黃精種植基地裡清理雜草。基地管理員王光宇自豪地說:“你別小看這座山,僅山上的藥材價值就上億元!”
2016年,該鎮引進貴州和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荒山種上了4000多畝黃精。“再過幾天公司就要採收300畝黃精,按當前市場行情估計,價值至少有千萬元。”王光宇說。
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這是省委、省政府對銅仁提出的發展定位。
銅仁堅定地朝著目標奮進,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始終堅持走綠色發展新路。荒山上長出價值億元的藥材,就是一篇精彩“山字經”。
刀壩鎮黨委書記陳磊艷說:“在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實踐中,我們引進‘三帶’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真正讓青山生金長銀。”
“三帶”企業,指的是自帶資金、技術、市場的優質龍頭企業。貴州和自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是把資金、技術、市場都帶到了玉龍山上,公司每年僅勞務支出就上百萬元。山下玉岩村的村民,還利用在基地務工學到的技術,成立合作社種了200多畝黃精。
武陵山區腹地,千重山、萬條水。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銅仁將綠色融入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奮力讓青山綠水生金淌銀。
以綠色生態作為發展方向和目標,銅仁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無論是茶、蔬、果、菌、藥,還是生豬、家禽、牛羊等,無不加上了“生態”前綴,打上了綠色標簽。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銅仁用好用活生態底牌,盤活山水資源,融合特色文化,推動以文化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推動形成山水相依、景田相望、農旅相生、文旅相融的新格局,奮力推進旅游大提質。
每日游人如織的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就是銅仁文旅發展的一個精彩縮影。景區將山水與文化深度融合,與新型城鎮化交相輝映,與遙相呼應的梵淨山5A級景區共同構成銅仁旅游產業化道路的兩顆閃亮明珠。
銅仁還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新型工業化的實踐中,高揚“高端、綠色、集約”旋律,大力推進以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為支撐的新型工業化。
在大龍開發區,年產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園項目前期場平建設現場,40台挖掘機、80輛工程車來回穿梭。
“去年11月開工以來,每天都在按照項目進度快速推進場平工作,目前已完成210畝。”黔開集團工程及安全環保部負責人張捷介紹,400畝場平項目全程使用機械化操作,預計12月底完工。
這個總投資25億元、佔地400畝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園,由廣東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將建設年產10萬噸錳酸鋰正極材料生產線、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1萬噸鈷酸鋰正極材料生產線、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300億元。
而在貴州凱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生產作業有條不紊,該公司生產總監張丁社說:“一期項目從場平開工到生產線點火,僅用了6個月時間,比預期早了3個月,預計2022年實現產值6億元。”
圍繞“打造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高地、建設千億級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的戰略目標,銅仁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借勢騰飛。獲得“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四張“國字號”名片,成功躋身全國首批66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
2021年,銅仁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超過244億元。目前,已建成中偉新能源材料、北新能源廢舊鋰電池梯次利用2個院士工作站,國家級火炬計劃銅仁錳產業特色產業基地1個。電池級硫酸錳產品佔據全國80%以上市場份額。
不負青山,方有金山。銅仁在推動綠色發展的同時,奮力護山護水,讓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協同並進。
銅仁先后出台了錦江流域保護條例、梵淨山保護條例、農村飲用水管理條例,編制完成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銅仁市“三線一單”,著力構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銅仁市主要河流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各縣區空氣質量全部達標。
在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勝江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裡,大家圍繞貸不貸款的討論熱火朝天。合作社負責人胡勝江拍了板:“這幾年牛價不錯,況且,‘關嶺牛’名氣在外,擴大規模正當其時。…
西梅採摘節吸引游客慕名而來,趣味運動會展現農民新風採,主題稻田畫別具一格,農產品展銷活動精彩紛呈……在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前后,各地以多種方式舉行慶祝活動,展示豐收碩果。脫貧地區處處呈現山鄉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